中学生物学问题串教学设计与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 | 第8-1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8-9页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三、研究现状和分析 | 第9-13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总结与反思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五、研究基本思路 | 第13-15页 |
(一)核心概念 | 第13-14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一、系统论 | 第15-16页 |
(一)系统论的提出 | 第15页 |
(二)系统论的基本原则 | 第15-16页 |
二、斯滕伯格成功智力理论 | 第16页 |
三、苏格拉底“产婆术” | 第16-17页 |
第三章 中学生物学问题串案例分析 | 第17-27页 |
一、案例的来源 | 第17页 |
二、案例分析的内容 | 第17-19页 |
三、问题串教学案例分析 | 第19-27页 |
(一)新授课问题串案例分析 | 第19-22页 |
(二)实验课问题串案例分析 | 第22-24页 |
(三)探究课问题串案例分析 | 第24-27页 |
第四章 典型课例问题串教学设计 | 第27-35页 |
一、新授课问题串教学设计 | 第27-29页 |
(一)前设部分 | 第27-28页 |
(二)主体部分 | 第28-29页 |
二、实验课问题串教学设计 | 第29-32页 |
(一)前设部分 | 第30页 |
(二)主体部分 | 第30-32页 |
三、探究课问题串教学设计 | 第32-35页 |
(一)前设部分 | 第32-33页 |
(二)主体部分 | 第33-35页 |
第五章 教学设计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 第35-39页 |
一、实施前的准备 | 第35-36页 |
(一)确定观察的目的和对象 | 第35页 |
(二)观察量表的设计 | 第35-36页 |
二、教学设计的实施 | 第36页 |
三、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36-3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9-41页 |
一、研究的结论及建议 | 第39-40页 |
(一)研究的结论 | 第39页 |
(二)问题串的使用建议 | 第39-40页 |
二、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40-41页 |
(一)研究的创新点 | 第40页 |
(二)研究的不足 | 第40页 |
(三)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 | 第43-69页 |
1.典型案例分析课堂实录(新授课) | 第43-48页 |
2.典型案例分析课堂实录(实验课) | 第48-52页 |
3.典型案例分析课堂实录(探究课) | 第52-56页 |
4.课堂观察量表 | 第56-57页 |
5.《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问题串教学设计 | 第57-63页 |
6.《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无问题串教学设计 | 第63-68页 |
7.问题串教学访谈提纲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