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玉米苗期氮素营养监测的研究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17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作物氮素营养诊断技术第12-16页
        1.2.1 传统氮素营养诊断技术第12-13页
        1.2.2 现代氮素营养诊断技术第13-16页
    1.3 本章小结第16-17页
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7-26页
    2.1 试验材料与设备第17-23页
        2.1.1 试验材料第17页
        2.1.2 高光谱成像系统第17-23页
        2.1.3 玉米冠层氮素含量获取第23页
    2.2 研究内容第23-24页
    2.3 技术路线第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6页
3 玉米高光谱冠层图像信息处理第26-36页
    3.1 玉米高光谱冠层图像采集第26-27页
    3.2 玉米高光谱冠层图像处理第27-30页
    3.3 玉米高光谱冠层图像数据分析第30-35页
        3.3.1 玉米高光谱冠层图像反射光谱曲线分析第30-33页
        3.3.2 玉米高光谱冠层图像红边参数分析第33-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玉米高光谱冠层图像波段选择第36-42页
    4.1 高光谱图像波段选择必要性第36-37页
    4.2 基于灰度分割的波段选择第37-39页
    4.3 基于玉米冠层光谱特征的波段选择第39页
    4.4 利用相关矩阵可视化进行波段选择第39-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5 玉米冠层氮素含量预测模型构建与研究第42-52页
    5.1 玉米叶片氮素含量与冠层植被指数的相关性第42-46页
        5.1.1 植被指数第42-44页
        5.1.2 感兴趣区域选择第44页
        5.1.3 相关系数计算第44-46页
    5.2 玉米冠层氮素含量预测模型的建立与筛选第46-49页
        5.2.1 玉米冠层氮素含量单变量预测模型第46-48页
        5.2.2 玉米冠层氮素含量多变量预测模型第48-49页
    5.3 玉米冠层氮素含量预测模型的检验第49-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53页
    6.2 展望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附录第58-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源库建成期精确施氮对水稻产量生理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下一篇:少孢节丛孢中7个生物合成基因对真菌表型、捕食及次级代谢影响的初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