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及相关研究基础 | 第13-31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2.1.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1.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第16页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27页 |
2.2.1 产业地产 | 第16-25页 |
2.2.2 投资风险 | 第25-27页 |
2.3 相关理论阐述 | 第27-30页 |
2.3.1 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 第27-28页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8页 |
2.3.3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8-29页 |
2.3.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产业地产项目开发投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1-55页 |
3.1 产业地产项目开发投资风险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 | 第31页 |
3.2 识别和初步选取评价指标 | 第31-40页 |
3.2.1 识别过程 | 第31-34页 |
3.2.2 产业地产投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9页 |
3.2.3 初步选取评价指标 | 第39-40页 |
3.3 风险评价指标重要性筛选 | 第40-41页 |
3.4 问卷调查 | 第41-48页 |
3.4.1 问卷设计 | 第41页 |
3.4.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第41-42页 |
3.4.3 问卷调查结果 | 第42-48页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8-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产业地产项目开发投资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第55-63页 |
4.1 常用赋权方法的分析与选择 | 第55-56页 |
4.2 常用评价方法的分析与选择 | 第56-57页 |
4.3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 | 第57-58页 |
4.4 基于AHP的模糊综合投资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第58-61页 |
4.4.1 建模思路 | 第58-59页 |
4.4.2 应用AHP对投资风险进行赋权 | 第59-60页 |
4.4.3 应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价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5 实证分析 | 第63-91页 |
5.1 产业地产投资项目概况 | 第63-65页 |
5.2 产业地产项目开发投资风险评价 | 第65-79页 |
5.2.1 前期决策阶段投资风险评价 | 第66-70页 |
5.2.2 规划设计阶段投资风险评价 | 第70-72页 |
5.2.3 建设准备及实施阶段投资风险评价 | 第72-74页 |
5.2.4 招商阶段投资风险评价 | 第74-77页 |
5.2.5 运营管理阶段投资风险评价 | 第77-79页 |
5.3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79-86页 |
5.3.1 总体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79-80页 |
5.3.2 阶段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80-86页 |
5.4 项目开发投资风险的规避建议 | 第86-89页 |
5.4.1 深入解读投资项目 | 第86-87页 |
5.4.2 多元拓宽融资渠道 | 第87页 |
5.4.3 科学定位项目全程 | 第87-88页 |
5.4.4 持续建设专业团队 | 第88-89页 |
5.4.5 切实提升运营服务 | 第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6 结语 | 第91-9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91-92页 |
6.2 本文不足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99页 |
附录 | 第99-110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9-100页 |
B 关于产业地产项目开发投资风险评价指标重要性的问卷调查 | 第100-106页 |
C 关于产业地产项目开发投资风险评价指标重要性和风险等级的问卷调查 | 第106-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