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下工频电场评估软件研发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2 工频电场计算方法简介 | 第13-21页 |
2.1 计算方法 | 第13-14页 |
2.1.1 等效电荷法 | 第13-14页 |
2.1.2 模拟电荷法的基本思想与步骤 | 第14页 |
2.2 输电线下工频电场的计算公式 | 第14-20页 |
2.2.1 模拟点电荷在空间任意一点的场强系数 | 第15-16页 |
2.2.2 线电荷在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场系数 | 第16-18页 |
2.2.3 点电荷与线电荷相结合的计算 | 第18-20页 |
2.3 小结 | 第20-21页 |
3 输电线下多场景工频电场分布的计算 | 第21-37页 |
3.1 平地地形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 | 第21-24页 |
3.1.1 针对不同场景的电场计算方法 | 第21-22页 |
3.1.2 平地地形工频电场计算 | 第22-24页 |
3.2 山坡地形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 | 第24-27页 |
3.2.1 山坡地形的模型建立 | 第24-25页 |
3.2.2 山坡地形周围工频电场的仿真计算 | 第25-27页 |
3.3 建筑物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 | 第27-31页 |
3.3.1 建筑物模型的建立 | 第27-28页 |
3.3.2 建筑物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 第28-31页 |
3.4 输电线下树木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 | 第31-35页 |
3.4.1 树木模型的建立 | 第32页 |
3.4.2 树木下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分析 | 第32-34页 |
3.4.3 多个模型共存时周围工频电场分布仿真 | 第34-35页 |
3.5 小结 | 第35-37页 |
4 输电线下工频电场评估软件的开发平台 | 第37-43页 |
4.1 软件的需求分析 | 第37-38页 |
4.2 软件的设计及框架结构 | 第38-40页 |
4.2.1 软件的设计思路 | 第38-39页 |
4.2.2 软件的整体框架 | 第39-40页 |
4.3 开发工具选择及关键技术 | 第40-41页 |
4.3.1 软件的开发环境 | 第40-41页 |
4.3.2 WPF的简介 | 第41页 |
4.3.3 Surfer的简介 | 第41页 |
4.4 小结 | 第41-43页 |
5 输电线下工频电场评估软件实现及应用 | 第43-61页 |
5.1 主界面的实现 | 第43-45页 |
5.2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45-54页 |
5.2.1 场景建模模块的实现 | 第45-47页 |
5.2.2 电场计算程序实现 | 第47-50页 |
5.2.3 数据处理模块实现 | 第50-51页 |
5.2.4 输出模块实现 | 第51-54页 |
5.2.5 优化曲线模块实现 | 第54页 |
5.3 软件的应用 | 第54-60页 |
5.3.1 应用 1 | 第55-58页 |
5.3.2 应用 2 | 第58-60页 |
5.4 小结 | 第60-61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62页 |
6.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页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