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玉米穗腐病和小麦赤霉相关镰孢菌的分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7页
    1.1 玉米和小麦的生产概况第9-10页
        1.1.1 分类地位第9页
        1.1.2 种植历史及分布第9-10页
    1.2 镰孢菌属真菌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分类地位第10页
        1.2.2 镰孢菌属真菌主要分类系统的研究第10-12页
        1.2.3 不同种概念的分类第12-13页
    1.3 镰孢菌属真菌引起的病害第13-17页
        1.3.1 玉米和小麦上已报道镰孢菌属真菌的种类第13页
        1.3.2 玉米穗腐病第13-14页
        1.3.3 小麦赤霉病第14页
        1.3.4 镰孢菌产生的毒素及其危害第14-17页
2 东北地区玉米穗腐病和小麦赤霉病镰孢菌的分类研究第17-3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7-18页
        2.1.1 材料第17页
        2.1.2 实验方法第17-18页
    2.2 镰孢菌属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分类依据第18-19页
        2.2.1 主要特征第18页
        2.2.2 分类依据第18-19页
    2.3 镰孢菌的分离结果第19-35页
        2.3.1 禾谷镰孢菌第19-20页
        2.3.2 半裸镰孢菌第20-21页
        2.3.3 木贼镰孢菌第21-22页
        2.3.4 拟轮枝镰孢菌第22-23页
        2.3.5 尖孢镰孢菌第23-24页
        2.3.6 克鲁克威尔镰孢菌第24-25页
        2.3.7 茄病镰孢菌第25-26页
        2.3.8 锐顶镰孢菌第26-27页
        2.3.9 胶孢镰孢菌第27-28页
        2.3.10 拟枝孢镰孢菌第28-29页
        2.3.11 燕麦镰孢菌第29-30页
        2.3.12 泡状镰孢菌第30-31页
        2.3.13 弯角镰孢菌第31-32页
        2.3.14 其他属种真菌第32-35页
3 样品中镰孢菌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第35-42页
    3.1 玉米果穗上镰孢菌的种类数量及其分离频率第35-38页
        3.1.1 辽宁省镰孢菌的种类及分离频率第36-37页
        3.1.2 吉林省玉米上所带镰孢菌的种类及分离频率第37页
        3.1.3 黑龙江省玉米穗腐镰孢菌的研究概况第37-38页
    3.2 小麦赤霉病上镰孢菌属真菌的分类及其分布特点第38-39页
    3.3 玉米穗腐病与小麦赤霉病镰孢菌属真菌的多样性第39-42页
结论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47-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辽宁碱蓬白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及2株内生菌生物活性的研究
下一篇:孵化期间鸡胚蛋营养成分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