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5-34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第15-19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8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8-1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31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8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28-30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第30-31页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第31-33页
        1.3.1 研究思路第31-32页
        1.3.2 研究框架第32-33页
    1.4 研究方法第33页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33-34页
第2章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背景第34-48页
    2.1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基础第34-43页
        2.1.1 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第34-38页
        2.1.2 毛泽东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第38-41页
        2.1.3 党和国家思想政治工作方针政策第41-43页
    2.2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历史背景第43-47页
        2.2.1 国内经济形势第43-45页
        2.2.2 国内政治形势第45-46页
        2.2.3 国际政治形势第46-47页
    2.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历程第48-62页
    3.1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初步发展第48-53页
        3.1.1 陈赓的教育思想是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保证第48-50页
        3.1.2 知识分子教育经验是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基础第50-53页
    3.2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快速发展第53-57页
        3.2.1 陈赓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是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关键第53-55页
        3.2.2 专门思想政治工作机构是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保障第55-57页
    3.3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曲折发展第57-61页
        3.3.1 各种政治运动使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步履维艰第57-59页
        3.3.2 学院分建改建使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砥砺前行第59-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4章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第62-85页
    4.1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第62-65页
        4.1.1 普通学员和干部子弟组成的学员群体第62-63页
        4.1.2 老教授和青年教师组成的教师群体第63-64页
        4.1.3 干部和教辅人员组成的其他群体第64-65页
    4.2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第65-70页
        4.2.1 政治素养强调信仰坚定、无限忠诚第65-66页
        4.2.2 思想素养强调志存高远、三观统一第66-67页
        4.2.3 道德素养强调甘于奉献、服务人民第67-68页
        4.2.4 军事素养强调服从命令、军人意志第68-70页
    4.3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第70-74页
        4.3.1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核心的基本理论教育第70-71页
        4.3.2 以毛泽东主席《训词》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第71-72页
        4.3.3 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品质教育第72-73页
        4.3.4 以忠诚奉献为核心的军人使命教育第73-74页
    4.4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第74-79页
        4.4.1 灌输教育与渗透教育统一第74-76页
        4.4.2 层次性教育与阶段性教育统一第76-77页
        4.4.3 典型对比教育与舆论宣传教育统一第77-79页
    4.5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途径第79-84页
        4.5.1 学校教育与典型家庭教育结合第79-81页
        4.5.2 野营教育与部队教育结合第81-83页
        4.5.3 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第83-84页
    4.6 本章小结第84-85页
第5章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特色第85-104页
    5.1 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突出政治领先、以红带专第85-91页
        5.1.1 突出政治第一、以德为本第85-89页
        5.1.2 突出红专结合、以红带专第89-91页
    5.2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注重德智体军、全面融合第91-94页
        5.2.1 注重德育与智育的融合第91-92页
        5.2.2 注重德育与体育的融合第92-93页
        5.2.3 注重德育与军事教育的融合第93-94页
    5.3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强调有的放矢、严格养成第94-99页
        5.3.1 强调政治运动的灵活性第94-95页
        5.3.2 强调分层次、分阶段教育第95-96页
        5.3.3 强调典型选取的多元化第96-98页
        5.3.4 强调军人养成教育贯穿始终第98-99页
    5.4 思想政治工作途径强调四位一体、协同育人第99-102页
        5.4.1 系统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基固本第99-100页
        5.4.2 丰富的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补充强化第100-101页
        5.4.3 典型的家庭思想政治工作催化升华第101页
        5.4.4 严格的部队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定型第101-102页
    5.5 本章小结第102-104页
第6章 哈军工思想政治工作启示第104-142页
    6.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方向第104-113页
        6.1.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党的正确领导第104-107页
        6.1.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第107-111页
        6.1.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抢占意识形态高地第111-113页
    6.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理念第113-124页
        6.2.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第113-117页
        6.2.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理念第117-121页
        6.2.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全面发展理念第121-124页
    6.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明确目标重点第124-132页
        6.3.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形成高度共识并引起高度重视第124-127页
        6.3.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又红又专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127-130页
        6.3.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突出问题意识和坚持问题导向第130-132页
    6.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突出实效第132-141页
        6.4.1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强主渠道主阵地建设第132-135页
        6.4.2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调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第135-139页
        6.4.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第139-141页
    6.5 本章小结第141-142页
结论第142-144页
参考文献第144-16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61-162页
致谢第162-163页
附录A第163-164页
附录B第164-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教育政策研究
下一篇:批判实在论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