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8页 |
1.1 选题缘由 | 第10-13页 |
1.1.1 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1.1.2 研究英语教材选文中文化价值观的意义 | 第12-13页 |
1.2 教材中的文化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1.2.1 国内外对文化价值观的相关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关于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国内关于英语教材文化内容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7页 |
1.4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2章 英语教材中的文化价值观概述 | 第18-30页 |
2.1 文化价值观的内涵与本质 | 第18-21页 |
2.1.1 价值与价值观 | 第18-19页 |
2.1.2 文化价值与文化价值观 | 第19-20页 |
2.1.3 文化价值观的本质 | 第20-21页 |
2.2 文化价值观的特点 | 第21-23页 |
2.2.1 流变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 第21-22页 |
2.2.2 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 第22-23页 |
2.3 文化价值观的功能 | 第23-24页 |
2.3.1 引导功能 | 第23页 |
2.3.2 认同功能 | 第23-24页 |
2.4 文化价值观的定性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2.5 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定位 | 第25-30页 |
2.5.1 高中英语教材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 第26-27页 |
2.5.2 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分类 | 第27-28页 |
2.5.3 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价值观 | 第28-30页 |
第3章 克氏文化价值取向模式下的中西文化价值观对比和教材选文分析 | 第30-48页 |
3.1 克拉克洪和斯多特贝克的文化价值观量表 | 第30-34页 |
3.1.1 人性取向--善、善恶兼而有之、恶 | 第31页 |
3.1.2 中与自然的关系取向--和谐、屈从、控制 | 第31页 |
3.1.3 时间取向--过去、现在、将来 | 第31-32页 |
3.1.4 人类活动取向--存在、成为、做事 | 第32页 |
3.1.5 关系取向--附属的、等级的、个人的 | 第32-33页 |
3.1.6 克氏文化价值取向模式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 第33-34页 |
3.2 克氏文化价值取向模式下的中西文化价值观 | 第34-38页 |
3.2.1 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 | 第34-35页 |
3.2.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 第35-36页 |
3.2.3 崇尚历史和放眼未来 | 第36-37页 |
3.2.4 以静制动与行动至上 | 第37页 |
3.2.5 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 | 第37-38页 |
3.3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发展 | 第38-41页 |
3.3.1 和而不同 | 第38-39页 |
3.3.2 “求”同与“存”同 | 第39-41页 |
3.4 克氏文化价值取向模式下的英语教材选文分析 | 第41-48页 |
3.4.1 南非民族英雄彰显人性之善 | 第41-43页 |
3.4.2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平使者 | 第43-44页 |
3.4.3 古今奥运会对比展现人类社会进步 | 第44-45页 |
3.4.4 在“做”中实现记者梦 | 第45-46页 |
3.4.5 集体的力量 | 第46-48页 |
第4章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价值观呈现及其文化品格 | 第48-60页 |
4.1 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价值观呈现 | 第48-52页 |
4.1.1 “中主西次”的文化价值观呈现 | 第48-51页 |
4.1.2 多元文化背景下教材选文对主流文化价值观的坚守 | 第51页 |
4.1.3 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缺失 | 第51-52页 |
4.2 教材“中主西次”文化价值观呈现的原因探究 | 第52-56页 |
4.2.1 多元文化背景下中西文化价值观趋同 | 第52-54页 |
4.2.2 本土环境下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延绵 | 第54-56页 |
4.3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文化品格释义及其评价 | 第56-60页 |
4.3.1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教材“中式”文化品格及其认同功能 | 第56-57页 |
4.3.2 目的语文化价值观的缺失和跨文化交际的失落 | 第57-60页 |
第5章 高中英语教科书设计的文化构想 | 第60-66页 |
5.1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 第60-62页 |
5.1.1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编写原则 | 第60页 |
5.1.2 一体多元文化价值观统一的编写原则 | 第60-62页 |
5.2 以实现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教材编写建议 | 第62-66页 |
5.2.1 适当加入英文原著、西方宗教传统等内容 | 第62-63页 |
5.2.2 增加能体现文化价值观流变的内容 | 第63-66页 |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