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5页 |
一、“概念图”的内涵 | 第8页 |
二、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三、本课题的研究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第一章 小学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现状及思考 | 第15-23页 |
第一节 小学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现状 | 第15-16页 |
一、“传统型”教学模式 | 第15页 |
二、“被动式”接受学习 | 第15-16页 |
三、“集体化”写作指导 | 第16页 |
第二节 小学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9页 |
一、传统作文教学理念局限 | 第17页 |
二、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缺乏主体性与互动性 | 第17-18页 |
三、教师作文指导方法落后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对小学传统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 | 第19-21页 |
一、摒弃传统教学理念 | 第19页 |
二、尊重个性,体现学生写作的主体性 | 第19-20页 |
三、体现“教”和“学”互动的特点 | 第20页 |
四、注重创新,提升作文教学技能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概念图作文教学模式概述 | 第23-35页 |
第一节 概念图支持作文教学的现实基础 | 第23-25页 |
一、教育信息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逐渐深入 | 第23页 |
二、概念图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 第23-25页 |
第二节 基于概念图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 | 第25-31页 |
一、概念图是支持写作计划的有效认知工具 | 第25-26页 |
二、概念图作文教学模式的具体阐述 | 第26-31页 |
第三节 概念图在小学作文教学应用中的优势 | 第31-34页 |
一、激发教师对作文训练体系的思考 | 第32页 |
二、帮助学生搭建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桥梁 | 第32-33页 |
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 | 第33页 |
四、促进师生有效沟通,刮起头脑风暴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概念图在小学生作文写作中的应用策略 | 第35-60页 |
第一节 运用概念图,在写作前针对不同文体进行思维拓展 | 第35-53页 |
一、写人篇作文教学 | 第35-39页 |
二、叙事篇作文教学 | 第39-42页 |
三、想象篇作文教学 | 第42-46页 |
四、状物篇作文教学 | 第46-50页 |
五、随感篇作文教学 | 第50-53页 |
第二节 绘制概念图,帮助学生完成作文 | 第53-56页 |
一、小组合作完成概念图,进行思维碰撞 | 第53-54页 |
二、对照概念图梳理文章脉络,当场指导修改 | 第54页 |
三、形成个人概念图,及时对照片段写作 | 第54-56页 |
第三节 运用概念图,在思维拓展中有效走向自能修改 | 第56-59页 |
一、确定导图核心,做到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 第56-57页 |
二、拓宽评改思路,完善作文内容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语 | 第60-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出版或发表的论著、论文 | 第67-68页 |
后记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