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盖板式外加强环圆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有限元分析
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引言 | 第14-15页 |
1.2 梁柱节点形式及破坏形态 | 第15-19页 |
1.2.1 梁柱节点常规连接形式 | 第15-16页 |
1.2.2 钢管柱与H型钢梁节点连接形式 | 第16-19页 |
1.3 钢管柱-H型钢梁节点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4 新型盖板式外加强环梁柱节点 | 第22-23页 |
1.5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3-26页 |
第2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第26-34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有限元软件的介绍 | 第26-27页 |
2.3 有限元分析的可行性分析 | 第27-28页 |
2.3.1 破坏模态的对比 | 第27-28页 |
2.3.2 滞回曲线、骨架曲线的对比 | 第28页 |
2.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8-34页 |
2.4.1 试件的设计 | 第29-30页 |
2.4.2 部件和本构关系的创建 | 第30-31页 |
2.4.3 分析步及接触设定 | 第31-32页 |
2.4.4 约束条件与加载方式 | 第32-33页 |
2.4.5 网格的划分 | 第33页 |
2.4.6 提交作业 | 第33-34页 |
第3章 轴压比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4-46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轴压比对试件力学性能的分析 | 第35-45页 |
3.2.1 破坏模态和应力云图 | 第35-36页 |
3.2.2 滞回曲线 | 第36-37页 |
3.2.3 骨架曲线 | 第37-38页 |
3.2.4 延性性能 | 第38-40页 |
3.2.5 刚度退化 | 第40-41页 |
3.2.6 耗能性能 | 第41-42页 |
3.2.7 应力分析 | 第42-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节点设计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96页 |
4.1 设计参数的确定 | 第46-48页 |
4.2 柱径厚比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8-55页 |
4.2.1 破坏模态和应力云图 | 第48-50页 |
4.2.2 滞回曲线 | 第50页 |
4.2.3 骨架曲线 | 第50-51页 |
4.2.4 延性性能 | 第51-52页 |
4.2.5 刚度退化 | 第52页 |
4.2.6 耗能性能 | 第52-54页 |
4.2.7 应力分析 | 第54-55页 |
4.3 柱环径厚比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5-63页 |
4.3.1 破坏模态和应力云图 | 第56-57页 |
4.3.2 滞回曲线 | 第57-58页 |
4.3.3 骨架曲线 | 第58-59页 |
4.3.4 延性性能 | 第59页 |
4.3.5 刚度退化 | 第59-60页 |
4.3.6 耗能性能 | 第60-61页 |
4.3.7 应力分析 | 第61-63页 |
4.4 加强环长厚比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3-70页 |
4.4.1 破坏模态和应力云图 | 第63-65页 |
4.4.2 滞回曲线 | 第65-66页 |
4.4.3 骨架曲线 | 第66页 |
4.4.4 延性性能 | 第66-67页 |
4.4.5 刚度退化 | 第67页 |
4.4.6 耗能性能 | 第67-69页 |
4.4.7 应力分析 | 第69-70页 |
4.5 柱梁径宽比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0-78页 |
4.5.1 破坏模态和应力云图 | 第71-72页 |
4.5.2 滞回曲线 | 第72-73页 |
4.5.3 骨架曲线 | 第73-74页 |
4.5.4 延性性能 | 第74页 |
4.5.5 刚度退化 | 第74-75页 |
4.5.6 耗能性能 | 第75-76页 |
4.5.7 应力分析 | 第76-78页 |
4.6 梁翼缘宽厚比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78-86页 |
4.6.1 破坏模态和应力云图 | 第79-80页 |
4.6.2 滞回曲线 | 第80-81页 |
4.6.3 骨架曲线 | 第81-82页 |
4.6.4 延性性能 | 第82页 |
4.6.5 刚度退化 | 第82-83页 |
4.6.6 耗能性能 | 第83-84页 |
4.6.7 应力分析 | 第84-86页 |
4.7 梁腹板高厚比对节点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6-93页 |
4.7.1 破坏模态和应力云图 | 第86-88页 |
4.7.2 滞回曲线 | 第88-89页 |
4.7.3 骨架曲线 | 第89页 |
4.7.4 延性性能 | 第89-90页 |
4.7.5 刚度退化 | 第90页 |
4.7.6 耗能性能 | 第90-92页 |
4.7.7 应力分析 | 第92-9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93-9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5.1 结论 | 第96-97页 |
5.2 展望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第102-103页 |
致谢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