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港(站)、机场及其技术管理论文

航班延误后恢复及登机口资源调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现状分析第11-12页
        1.1.2 我国民航航班延误特性第12-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1 群体性事件预警研究现状综述第15页
        1.3.2 航班延误后出港航班恢复顺序研究现状综述第15-16页
        1.3.3 登机口资源调配研究现状综述第16-17页
    1.4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第17-20页
        1.4.1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18页
        1.4.2 论文结构第18页
        1.4.3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二章 航班延误后群体性事件预警研究第20-29页
    2.1 群体性事件含义及研究方法简介第20-21页
    2.2 预警模型构建第21-26页
        2.2.1 确定因素论域和评语等级集第21-22页
        2.2.2 建立模糊关系第22-24页
        2.2.3 确定评价因素权数第24-26页
        2.2.4 结果分析第26页
    2.3 实例检验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航班延误后出港航班恢复顺序研究第29-57页
    3.1 航班延误后恢复流程分析第29-39页
        3.1.1 空管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的计划恢复业务流程第30-33页
        3.1.2 机务原因导致航班延误的计划恢复业务流程第33-34页
        3.1.3 严重流控或机场关闭导致航班延误的计划恢复业务流程第34-37页
        3.1.4 航班延误计划恢复流程总结第37-39页
    3.2 模型构建及算法介绍第39-45页
        3.2.1 延误航班经济损失分析第39-42页
        3.2.2 数学模型构建第42页
        3.2.3 算法介绍第42-45页
    3.3 实例检验第45-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航班延误下登机口资源调配研究第57-70页
    4.1 航班延误下登机口资源调配概述第57页
    4.2 航班延误下登机口资源调配模型构建第57-59页
    4.3 实例检验与系统实现第59-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3页
    5.1 论文总结第70页
    5.2 创新点总结第70-71页
    5.3 未来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致谢第77-7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场潮湿道面图像裂纹检测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模型设计的连续下降进近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