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中“不正当利益”的司法认定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一、行贿罪“不正当利益”认定的现状 | 第13-18页 |
| (一)“不正当利益”法律规制的现状 | 第13-15页 |
| (二)“不正当利益”司法认定的现状及问题 | 第15-18页 |
| 1、“不正当利益”认定存在偏差、充满模糊性 | 第15-17页 |
| 2、司法实践中抽象处理“不正当利益”的认定过程 | 第17-18页 |
| 二、“不正当利益”认定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18-22页 |
| (一)“不正当利益”认定标准不统一 | 第18-20页 |
| 1、非法利益说 | 第18页 |
| 2、不应得利益说 | 第18-19页 |
| 3、违背职务说 | 第19页 |
| 4、手段不正当说 | 第19-20页 |
| (二)未区分主动行贿与被动行贿 | 第20-22页 |
| 三、行贿罪“不正当利益”司法认定的路径选择 | 第22-30页 |
| (一)“不正当利益”的话语解魅 | 第22-23页 |
| (二)从区分主动行贿和被动行贿的视角切入 | 第23-26页 |
| 1、主动行贿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 | 第24页 |
| 2、被动行贿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 | 第24-25页 |
| 3、因勒索行贿情形下的必要说明 | 第25-26页 |
| (三)“不正当利益”疑难问题认定 | 第26-30页 |
| 1、主动行贿和被动行贿如何判断的次生风险认定 | 第26-27页 |
| 2、入学、职务晋升等“不确定利益”的认定 | 第27-28页 |
| 3、日常送礼等“感情投资”的认定 | 第28-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致谢 | 第33-34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