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地方法制论文

《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条例》立法后评估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5页
    一、选题缘由第8-9页
    二、文献综述第9-13页
        (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文献综述第9-11页
        (二)立法后评估方面的文献综述第11-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页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第13-14页
    五、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一章 《条例》评估方案第15-25页
    一、制定背景及意义第15-18页
        (一)《条例》制定背景第15-16页
        (二)《条例》制定意义第16-18页
    二、评估实施方案第18-23页
        (一)评估原因第18-20页
        (二)评估目的第20-21页
        (三)评估方式第21-23页
    三、评估的核心内容第23-25页
        (一)《条例》配套制度第23页
        (二)生态补偿机制第23-24页
        (三)环境公益诉讼第24-25页
第二章 《条例》评估内容第25-44页
    一、《条例》配套制度第25-31页
        (一)《条例》规定的配套制度第25-26页
        (二)配套制度的实施状况第26-29页
        (三)配套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二、生态补偿机制第31-38页
        (一)《条例》中有关生态补偿机制的规定第31-33页
        (二)生态补偿机制的实施状况第33-36页
        (三)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6-38页
    三、环境公益诉讼第38-44页
        (一)《条例》中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规定第38-39页
        (二)环境公益诉讼的实施状况第39-41页
        (三)环境公益诉讼存在的问题第41-44页
第三章 《条例》完善建议第44-53页
    一、完善配套制度的建议第44-46页
        (一)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制度第44页
        (二)完善第一责任人报告制度第44-45页
        (三)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行政职责追究制度第45页
        (四)完善制定配套制度的监督制度第45-46页
    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第46-48页
        (一)建立政府补偿与市场补偿相结合的生态补偿机制第46-47页
        (二)制定《贵阳市生态补偿条例》第47页
        (三)建立各区(市、县)的生态补偿机制第47-48页
    三、完善环境公益诉讼的建议第48-51页
        (一)为自然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提供法律保障第48-49页
        (二)建立环境公益诉讼资金管理机制第49-50页
        (三)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评估机制第50-51页
        (四)推进大数据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方面的应用第51页
    四、其他建议第51-53页
        (一)推进生态文化融合发展第51-52页
        (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第52页
        (三)提升招才引智实效性第52-53页
结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境污染防治大数据应用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PEI交联与界面缩聚改性聚偏氟乙烯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