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地铁施工材料性能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地铁火灾烟气扩散研究 | 第15页 |
1.2.3 地铁火灾人员疏散研究 | 第15-16页 |
1.2.4 地铁消防安全管理研究 | 第16页 |
1.3 既有研究不足 | 第16-17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地铁站火灾烟气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31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某地铁站基本情况 | 第19-27页 |
2.2.1 结构设计情况 | 第19-23页 |
2.2.2 通风排烟系统 | 第23-24页 |
2.2.3 消防设施配置情况 | 第24-27页 |
2.3 火灾烟气扩散影响因素分析 | 第27-30页 |
2.3.1 环境因素 | 第27页 |
2.3.2 人的因素 | 第27-28页 |
2.3.3 物品因素 | 第28-29页 |
2.3.4 设备因素 | 第29页 |
2.3.5 管理因素 | 第29-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地铁车站火灾烟气扩散控制研究 | 第31-41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地铁车站火灾烟气特点分析 | 第31-34页 |
3.2.1 地铁车站分类 | 第31-32页 |
3.2.2 火灾烟气特点分析 | 第32-33页 |
3.2.3 火灾规模分析 | 第33-34页 |
3.3 火灾烟气扩散控制模式分析 | 第34-35页 |
3.4 火灾烟气扩散控制模拟 | 第35-40页 |
3.4.1 三维模型构建 | 第35页 |
3.4.2 模型参数设置 | 第35-36页 |
3.4.3 数据分析 | 第36-39页 |
3.4.4 结果讨论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端部供风对火灾烟气控制影响研究 | 第41-51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站台端部补风的模拟 | 第41-45页 |
4.2.1 模拟场景设置 | 第41-42页 |
4.2.2 计算结果 | 第42-44页 |
4.2.3 结果讨论 | 第44-45页 |
4.3 站台端部补风的小尺寸实验 | 第45-50页 |
4.3.1 实验设计 | 第45-46页 |
4.3.2 实验结果讨论 | 第46-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吊顶通透率和间隙宽度对火灾烟气控制影响研究 | 第51-65页 |
5.1 引言 | 第51-52页 |
5.2 吊顶对烟气控制影响模拟分析 | 第52-55页 |
5.2.1 模型构建 | 第52-54页 |
5.2.2 计算结果对比 | 第54-55页 |
5.3 不同通透率对烟气扩散影响的研究 | 第55-59页 |
5.3.1 模型设置 | 第55-56页 |
5.3.2 温度发展比较 | 第56-58页 |
5.3.3 能见度对比 | 第58-59页 |
5.4 不同间隙宽度对烟气扩散影响的研究 | 第59-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地铁站火灾烟气扩散控制措施研究 | 第65-70页 |
6.1 改善构筑物结构 | 第65-66页 |
6.1.1 增加构筑物内部高度 | 第65页 |
6.1.2 增大出口宽度及数量 | 第65-66页 |
6.1.3 合理设计补风口 | 第66页 |
6.1.4 合理设计通透率及吊顶格栅间的宽度 | 第66页 |
6.2 选择阻燃材料 | 第66-67页 |
6.3 消防管理 | 第67-69页 |
6.3.1 消防设施配备 | 第67页 |
6.3.2 疏散演练 | 第67-68页 |
6.3.3 安全巡查 | 第68页 |
6.3.4 应急预案完善 | 第68-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1、结论 | 第70-71页 |
2、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件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