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致伸缩生物传感器技术的集成化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第11-13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磁致伸缩生物传感器 | 第15-27页 |
2.1 磁致伸缩效应 | 第15-17页 |
2.2 磁致伸缩生物传感器的工作模式 | 第17-21页 |
2.2.1 一阶模态下的工作方式 | 第17-19页 |
2.2.2 二阶模态下的工作方式 | 第19-20页 |
2.2.3 液体中的工作方式 | 第20-21页 |
2.3 等效电路 | 第21-23页 |
2.4 检测线圈的发展 | 第23-26页 |
2.4.1 螺线圈 | 第24页 |
2.4.2 平面线圈 | 第24-26页 |
2.5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平面线圈的优化设计 | 第27-46页 |
3.1 检测与激励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3.1.1 检测模型 | 第27-28页 |
3.1.2 激励模型 | 第28-29页 |
3.2 检测模型下的分析 | 第29-36页 |
3.2.1 一阶计算结果 | 第30-33页 |
3.2.2 二阶计算结果 | 第33-36页 |
3.3 激励模型下的分析 | 第36-43页 |
3.4 本章小节 | 第43-46页 |
第四章 集成化的微流道检测组件 | 第46-53页 |
4.1 线圈制备 | 第46-49页 |
4.2 微流道制备 | 第49-51页 |
4.3 本章小节 | 第51-53页 |
第五章 检测组件的测试及分析 | 第53-61页 |
5.1 测试方法 | 第53-57页 |
5.2 测试结果 | 第57-59页 |
5.3 数据分析 | 第59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59-6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总结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附录A | 第69-70页 |
附录B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