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企业应用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1.2 国内外DFSS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 1.4 论文架构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DFSS应用总体框架 | 第15-30页 | 
| 2.1 6sigma 简介 | 第15-22页 | 
| 2.1.1 6sigma 的起源及发展 | 第15-16页 | 
| 2.1.2 6sigma 的特点 | 第16-20页 | 
| 2.1.3 6sigma的实施步骤 | 第20-22页 | 
| 2.2 6sigma 改进专案模式的分析和评价 | 第22-25页 | 
| 2.3 DFSS 的内涵及应用框架 | 第25-30页 | 
| 2.3.1 DFSS 的内涵 | 第25-26页 | 
| 2.3.2 DFSS 的特点 | 第26页 | 
| 2.3.3 DFSS 的流程 | 第26-28页 | 
| 2.3.4 DFSS 的应用总体框架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基于DFSS的连接器设计流程优化 | 第30-43页 | 
| 3.1 富士康公司连接器产品开发的传统模式 | 第30-37页 | 
| 3.1.1 连接器产品开发的基本程序 | 第30-31页 | 
| 3.1.2 连接器产品开发的组织管理结构和流程 | 第31-32页 | 
| 3.1.2.1 连接器产品开发的组织管理结构 | 第31页 | 
| 3.1.2.2 连接器产品开发的流程 | 第31-32页 | 
| 3.1.3 连接器产品开发的品质管理和控制方法 | 第32-36页 | 
| 3.1.3.1 连接器产品开发品质管理体系 | 第32-34页 | 
| 3.1.3.2 连接器产品开发过程品质控制方法 | 第34-36页 | 
| 3.1.4 连接器产品开发传统模式的分析和评价 | 第36-37页 | 
| 3.2 DFSS 方法在连接器产品开发中的作用分析 | 第37-38页 | 
| 3.3 DFSS 方法对连接器产品开发流程的优化 | 第38-39页 | 
| 3.4 DFSS与现有品质管理和控制方法综合使用研究 | 第39-43页 | 
| 3.4.1 DFSS 与技朮审查的综合使用 | 第40页 | 
| 3.4.2 DFSS 与DFX 技朮的综合使用 | 第40-41页 | 
| 3.4.3 DFSS 方法与SPC 方法的综合应用 | 第41-43页 | 
| 第四章 连接器产品开发 DFSS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 第43-69页 | 
| 4.1 建立连接器产品开发DFSS 模型的原则 | 第43-44页 | 
| 4.2 建立连接器产品开发DFSS 模型的构想 | 第44-45页 | 
| 4.3 连接器产品开发DFSS 模型建立的步骤 | 第45-46页 | 
| 4.3.1 项目界定(Define) | 第45页 | 
| 4.3.2 特性分析(Characterize) | 第45-46页 | 
| 4.3.3 设计优化(Optimize) | 第46页 | 
| 4.3.4 设计验证(Verify) | 第46页 | 
| 4.4 建立连接器产品开发DFSS 模型 | 第46-65页 | 
| 4.4.1 背景说明 | 第47-48页 | 
| 4.4.2 项目界定(Define) | 第48-54页 | 
| 4.4.3 特性分析(Characterize) | 第54-58页 | 
| 4.4.4 设计优化(Optimize) | 第58-60页 | 
| 4.4.5 设计验证(Verify) | 第60-65页 | 
| 4.4.6 组织连接器产品DFSS 模型审查 | 第65页 | 
| 4.5 采用DFSS 方法效益预估 | 第65-66页 | 
| 4.5.1 直接效果 | 第66页 | 
| 4.5.2 间接效益 | 第66页 | 
| 4.6 连接器产品开发DFSS 模型的应用 | 第66-69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5.1 主要结论 | 第69页 | 
| 5.2 进一步的工作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4-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