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框架论文

张拉顺序对无粘结预应力多层框架的影响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第12-13页
        1.2.2 结构力学观点的转变第13页
        1.2.3 预应力结构的新发展第13-15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5-16页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5页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第15-16页
第2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概述第16-22页
    2.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原理第16-17页
        2.1.1 基本原理第16页
        2.1.2 施加预应力的方法第16-17页
    2.2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第17-18页
    2.3 预应力度第18-20页
    2.4 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原理第20-22页
        2.4.1 基本原理第20页
        2.4.2 有粘结与无粘结的区别第20-22页
第3章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材料第22-33页
    3.1 混凝土材料的发展第22-31页
        3.1.1 混凝土的强度与变形第22-29页
        3.1.2 骨料与添加剂第29-31页
    3.2 预应力钢筋第31-33页
第4章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设计第33-45页
    4.1 概述第33-34页
        4.1.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优点第33页
        4.1.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缺点第33-34页
    4.2 预应力主内力、综合内力次内力与荷载效应组合第34-36页
        4.2.1 预应力主内力、综合内力与次内力第34-35页
        4.2.2 荷载效应组合第35-36页
    4.3 压力线、线性变换与吻合束第36-39页
        4.3.1 压力线第36-37页
        4.3.2 线性变换第37-38页
        4.3.3 吻合束第38-39页
    4.4 等效荷载法第39-41页
        4.4.1 直线预应力筋的等效荷载第39页
        4.4.2 折线预应力筋的等效荷载第39-40页
        4.4.3 曲线预应力筋的等效荷载第40-41页
    4.5 荷载平衡法第41-45页
        4.5.1 概述第41-42页
        4.5.2 平衡荷载的选择第42-43页
        4.5.3 设计步骤第43-45页
第5章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设计方法及张拉施工方案第45-52页
    5.1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设计方法第45-50页
        5.1.1 设计原则第45-46页
        5.1.2 设计内容第46页
        5.1.3 设计步骤及方法第46-50页
    5.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张拉施工方案第50-52页
        5.2.1 逐层浇筑,逐层张拉第51页
        5.2.2 数层浇筑,逆向张拉第51页
        5.2.3 数层浇筑,顺向张拉第51-52页
第6章 张拉顺序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跨中最大负(正)弯矩的影响第52-86页
    6.1 算例一第53-61页
    6.2 算例二第61-70页
    6.3 算例三第70-86页
结论与建议第86-87页
致谢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汽车弹性悬挂系统动态分析与改进设计
下一篇:多机联动永磁同步电动机驱动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