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详细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0页 |
1.1 遗传多样性概述 | 第17-20页 |
1.2 适于遗传多样性评价的分子标记技术 | 第20-23页 |
1.2.1 RFLP技术 | 第20页 |
1.2.2 RAPD技术 | 第20-21页 |
1.2.3 AFLP技术 | 第21-22页 |
1.2.4 SSR技术 | 第22-23页 |
1.2.5 SNP技术 | 第23页 |
1.3 厚朴概述及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3.1 厚朴概述 | 第23-24页 |
1.3.2 厚朴研究进展 | 第24-25页 |
1.4 濒危植物致濒机理及遗传多样性恢复 | 第25-28页 |
1.4.1 濒危植物致濒机理 | 第25-26页 |
1.4.2 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及恢复 | 第26-28页 |
1.5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1.5.1 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 | 第28页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29页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第二章 厚朴SSR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优化 | 第30-46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8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2.1.2 试验所需仪器及药品 | 第30-31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31-38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2.2.1 DNA质量检测 | 第38页 |
2.2.2 SSR-PCR正交试验结果的直观分析 | 第38-39页 |
2.2.3 SSR-PCR正交试验结果的方差分析 | 第39-40页 |
2.2.4 不同水平下各因素对厚朴SSR-PCR扩增的影响 | 第40-42页 |
2.2.5 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的验证 | 第42-44页 |
2.3 小结 | 第44-46页 |
第三章 厚朴杂交亲本、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46-6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6-51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46-48页 |
3.1.2 试验仪器及药品 | 第48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48-51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51-63页 |
3.2.1 厚朴杂交亲本遗传多样性 | 第51-52页 |
3.2.2 厚朴杂交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 | 第52-53页 |
3.2.3 厚朴自由授粉子代群体遗传参数 | 第53-54页 |
3.2.4 等位基因频率 | 第54-55页 |
3.2.5 厚朴亲本与子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 | 第55-58页 |
3.2.6 厚朴杂交子代、自由授粉子代遗传分化 | 第58-60页 |
3.2.7 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交子代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 | 第60-61页 |
3.2.8 厚朴亲本与子代聚类分析 | 第61-63页 |
3.3 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5-72页 |
4.1 厚朴SSR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优化 | 第65-66页 |
4.2 厚朴杂交亲本与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66-69页 |
4.2.1 厚朴亲本与子代遗传多样性 | 第66-68页 |
4.2.2 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交子代遗传多样性的相关性 | 第68页 |
4.2.3 厚朴亲本与子代聚类 | 第68-69页 |
4.3 厚朴等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恢复保护策略 | 第69-70页 |
4.4 对试验过程遇到问题的探讨 | 第70-71页 |
4.5 展望 | 第71-72页 |
附图 | 第72-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8页 |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