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7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7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7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7-8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8页 |
第四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8-9页 |
第一章 审前羁押概述 | 第9-12页 |
第一节 审前羁押的概念 | 第9-10页 |
第二节 审前羁押的性质 | 第10页 |
第三节 审前羁押的原则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我国与主要法治国家审前羁押制度之差异 | 第12-16页 |
第一节 司法控制的区别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羁押监管主体的区别 | 第13-14页 |
第三节 羁押替代措施使用的区别 | 第14-15页 |
第四节 被羁押人权利保障的区别 | 第15-16页 |
第三章 我国现行审前羁押制度的缺陷及原因 | 第16-25页 |
第一节 侦查与羁押混同 | 第16-19页 |
第二节 羁押工具化,羁押期限趋向于高限 | 第19-20页 |
第三节 羁押的比例性、例外性原则体现不明显 | 第20页 |
第四节 审前羁押缺乏有效的司法控制 | 第20-21页 |
第五节 被羁押者的部分基本权利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 第21-25页 |
一、任意或超期羁押犯罪嫌疑人 | 第22页 |
二、将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等同于对罪犯的羁押 | 第22-23页 |
三、错误拘留、逮捕等违法羁押行为时有发生 | 第23-24页 |
四、检察机关对看守所和监狱的监督未实现无缝衔接 | 第24-25页 |
第四章 完善审前羁押制度的主要思路 | 第25-35页 |
第一节 树立“无罪推定”的人权保障观念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审前羁押司法审查制度 | 第26-29页 |
一、将审前羁押与羁押性强制措施相剥离 | 第27页 |
二、由法院对审前羁押决定行使审查权 | 第27-28页 |
三、建立中立化的羁押场所 | 第28-29页 |
第三节 适当提高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使用率 | 第29-33页 |
一、严格羁押性强制措施适用 | 第30页 |
二、将取保候审制度改造成为类似西方国家的保释制度 | 第30-32页 |
三、改革监视居住制度 | 第32-33页 |
第四节 着力构建羁押监督体系 | 第33-35页 |
一、加强检察监督 | 第33页 |
二、加强羁押场所监督 | 第33-34页 |
三、加强律师监督 | 第34-35页 |
结语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