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谱筛选差异表达蛋白的统计学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1.2.1 差异分析统计方法的选择问题 | 第11-12页 |
| 1.2.2 定量结果中的缺失值问题 | 第12-13页 |
| 1.2.3 差异分析结果的质量控制问题 | 第13-15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知识 | 第17-25页 |
| 2.1 质谱 | 第17页 |
| 2.2 定量蛋白质组学 | 第17-20页 |
| 2.2.1 定量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 | 第18页 |
| 2.2.2 蛋白质组学的定量方法 | 第18-20页 |
| 2.3 基于质谱的定量差异分析流程 | 第20页 |
| 2.4 基于质谱的定量差异分析统计手段 | 第20-25页 |
| 2.4.1 基于经典统计学派的差异分析统计方法 | 第21-22页 |
| 2.4.2 基于贝叶斯学派的差异分析统计方法 | 第22页 |
| 2.4.3 其他方法 | 第22-24页 |
| 2.4.4 差异分析的软件工具 | 第24-25页 |
| 第3章 差异分析统计方法的比较研究 | 第25-37页 |
| 3.1 数据的来源及特点 | 第25-26页 |
| 3.2 差异分析统计方法的原理与实现 | 第26-29页 |
| 3.3 评价指标 | 第29-32页 |
| 3.3.1 真阳与假阳、真阴与假阴 | 第29-30页 |
| 3.3.2 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 第30-31页 |
| 3.3.3 FPR和FDR | 第31页 |
| 3.3.4 ROC曲线和AUC值 | 第31-32页 |
| 3.4 过程及结论 | 第32-37页 |
| 第4章 插补方法对差异蛋白质筛选结果的影响 | 第37-49页 |
| 4.1 数据的来源及特点 | 第37页 |
| 4.2 插补方法的原理与实现 | 第37-39页 |
| 4.3 评价指标 | 第39-41页 |
| 4.3.1 绝对Pearson相关系数 | 第39-40页 |
| 4.3.2 MAD和MSD | 第40页 |
| 4.3.3 g-score和f-score | 第40-41页 |
| 4.4 过程及结论 | 第41-49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