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2.1 自我客体化 | 第12-20页 |
2.2 大众媒体 | 第20-21页 |
2.3 初中生自我客体化的发展 | 第21-23页 |
2.4 青春偶像剧对青少年的影响 | 第23-24页 |
2.5 理想美的内化对自我客体化的影响 | 第24-25页 |
2.6 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25-26页 |
3 研究构想 | 第26-30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3.2 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3.4 拟创新之处 | 第27-30页 |
4 研究一 (前期调查):初中生青春偶像剧偏好和偶像崇拜调查 | 第30-34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4.2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4.3 研究方法 | 第30页 |
4.4 研究工具 | 第30-31页 |
4.5 程序 | 第31页 |
4.6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4.7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5 研究二 偶像剧中不同形式性客体化片段对初中女生状态自我客体化的影响 | 第34-54页 |
5.1 偶像剧中不同形式性客体化片段的选取 | 第34-39页 |
5.2 偶像剧中性客体化片段和不同水平理想美内化对初中女生自我客体化的影响研究 | 第39-54页 |
6. 综合讨论 | 第54-59页 |
6.1 总讨论 | 第54-56页 |
6.2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 | 第56-57页 |
6.3 未来研究方向 | 第57-59页 |
7.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附录 | 第68-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