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集群通信端到端安全机制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0-13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和端到端安全理论基础 | 第15-26页 |
2.1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介绍 | 第15页 |
2.2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安全威胁和需求分析 | 第15-18页 |
2.2.1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端到端安全威胁 | 第16-17页 |
2.2.2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安全需求 | 第17-18页 |
2.3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端到端安全机制 | 第18-22页 |
2.3.1 端到端加密体系框架 | 第18-20页 |
2.3.2 端到端语音加密 | 第20页 |
2.3.3 端到端短数据加密 | 第20-21页 |
2.3.4 端到端群组密钥管理 | 第21-22页 |
2.4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端到端群组密钥安全需求 | 第22-24页 |
2.4.1 群组密钥管理介绍 | 第22-23页 |
2.4.2 群组密钥管理安全需求 | 第23-24页 |
2.5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集中平坦式密钥管理方案设计 | 第26-39页 |
3.1 密钥管理方案研究 | 第26-30页 |
3.1.1 集中控制式群组密钥管理方案 | 第26-28页 |
3.1.2 分布式群组密钥管理方案 | 第28-29页 |
3.1.3 分层分组式群组密钥管理方案 | 第29-30页 |
3.2 密钥管理策略 | 第30-31页 |
3.3 密钥分发方式 | 第31-32页 |
3.4 密钥更新流程 | 第32-33页 |
3.5 OTAK消息设计 | 第33-38页 |
3.5.1 OTAK消息结构 | 第33-34页 |
3.5.2 OTAK消息体结构 | 第34页 |
3.5.3 OTAK消息类型定义 | 第34-38页 |
3.6 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集中平坦式密钥管理系统实现 | 第39-58页 |
4.1 密钥管理系统概述 | 第39-40页 |
4.2 密钥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 第40-43页 |
4.2.1 系统总体架构 | 第40-41页 |
4.2.2 前台控制功能 | 第41-42页 |
4.2.3 后台控制功能 | 第42-43页 |
4.3 支持OTAK的KMC关键流程设计 | 第43-52页 |
4.3.1 KMC密钥更新流程设计 | 第44-47页 |
4.3.2 OTAK消息加密流程 | 第47-49页 |
4.3.3 OTAK在线下发流程设计 | 第49-52页 |
4.4 支持OTAK的KMC仿真结果 | 第52-57页 |
4.4.1 KMC主界面 | 第52-53页 |
4.4.2 OTAK方式配置界面 | 第53-54页 |
4.4.3 密钥下发界面 | 第54-55页 |
4.4.4 MS查询信息界面 | 第55-56页 |
4.4.5 MS端到端加密通信界面 | 第56-57页 |
4.5 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基于T-OFT的群组密钥管理方案 | 第58-66页 |
5.1 总体介绍 | 第58-59页 |
5.2 T-OFT结构介绍 | 第59-60页 |
5.3 密钥生成与下发 | 第60-61页 |
5.4 组成员关系变化处理 | 第61-64页 |
5.4.1 组成员退出 | 第61-63页 |
5.4.2 组成员加入 | 第63-64页 |
5.5 协议分析 | 第64-65页 |
5.6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6-68页 |
6.1 总结 | 第66页 |
6.2 问题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