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中国兽医学论文--中兽医药物学论文

硫酸化枸杞多糖和硫酸化当归多糖抗病毒和增强免疫活性的研究

摘要第10-14页
ABSTRACT第14-19页
符号及缩略语第20-21页
文献综述第21-55页
    第一章 枸杞多糖的研究进展第22-32页
        1 枸杞的研究进展第22页
            1.1 枸杞的药理作用第22页
            1.2 枸杞的有效成分第22页
        2 枸杞多糖的研究进展第22-28页
            2.1 枸杞多糖的提取第22-23页
            2.2 枸杞多糖的分离与纯化第23页
            2.3 枸杞多糖的化学研究第23-25页
            2.4 枸杞多糖的生物活性作用第25-28页
        参考文献第28-32页
    第二章 当归多糖的研究进展第32-41页
        1 当归的研究进展第32-33页
            1.1 当归的药理作用第32页
            1.2 当归的化学成分第32-33页
        2 当归多糖的研究进展第33-36页
            2.1 当归多糖的提取第33页
            2.2 当归多糖的分离纯化第33-34页
            2.3 当归多糖的化学研究第34页
            2.4 当归多糖的药理作用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41页
    第三章 硫酸化多糖研究进展及本研究目的意义第41-55页
        1 硫酸多糖的来源第42-44页
            1.1 天然提取法第42页
            1.2 化学合成法第42-44页
        2 硫酸化多糖的分析与鉴定第44-45页
            2.1 硫酸基含量的测定第44页
            2.2 构型分析第44-45页
            2.3 分子量分析第45页
        3 硫酸化多糖的构效关系第45-46页
            3.1 硫酸基聚阴离子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第45页
            3.2 硫酸化多糖立体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第45页
            3.3 硫酸基取代度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第45-46页
            3.4 分子量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第46页
        4 硫酸化多糖的生物活性第46-48页
            4.1 增强免疫第46-47页
            4.2 抗病毒第47页
            4.3 抗凝血第47-48页
            4.4 抗肿瘤第48页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实验研究第55-125页
    第四章 硫酸化枸杞多糖和硫酸化当归多糖的制备第56-6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6-59页
            1.1 试剂和仪器第57页
            1.2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第57-58页
            1.3 多糖的硫酸化修饰第58页
            1.4 多糖的鉴定第58-59页
        2 结果第59-63页
            2.1 枸杞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第60-61页
            2.2 硫酸化多糖的取代度和糖含量第61页
            2.4 硫酸化多糖的红外光谱第61-63页
        3 讨论第63-65页
            3.1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第63-64页
            3.2 硫酸化修饰条件对多糖硫酸基取代度和糖含量的影响第64页
            3.3 硫酸化多糖的鉴别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第五章 两种硫酸化多糖体外对新城疫病毒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第69-8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9-72页
            1.1 多糖准备第69-70页
            1.2 新城疫病毒第70页
            1.3 试剂与仪器第70-71页
            1.4 硫酸化多糖对CEF安全浓度的测定第71页
            1.5 NDV感染CEF能力的测定第71-72页
            1.6 数据分析第72页
        2 结果第72-77页
            2.1 各多糖对CEF的安全浓度第72-73页
            2.2 先加多糖时NDV感染CEF能力的变化第73-75页
            2.3 后加多糖时NDV感染CEF能力的变化第75-76页
            2.4 多糖和病毒感作后加时NDV感染CEF能力的变化第76-77页
        3 讨论第77-80页
            3.1 先加多糖时两种硫酸化多糖对NDV感染CEF的影响第77-78页
            3.2 后加多糖时两种硫酸化多糖对NDV感染CEF的影响第78页
            3.3 多糖和病毒混合感作后两种硫酸化多糖对NDV感染CEF的影响第78-79页
            3.4 DS对硫酸化多糖抗病毒作用的影响第79页
            3.5 抗病毒实验研究方法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第六章 两种硫酸化多糖体外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第83-91页
        1 材料和方法第83-85页
            1.1 多糖准备第83-84页
            1.2 主要试剂第84页
            1.3 主要仪器第84页
            1.4 淋巴细胞增殖测定第84页
            1.5 数据分析第84-85页
        2 结果第85-87页
            2.1 多糖单独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第85-86页
            2.2 多糖协同PHA刺激时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第86-87页
        3 讨论第87-88页
            3.1 硫酸化多糖单独刺激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第87-88页
            3.2 硫酸化多糖协同PHA刺激时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第88页
        参考文献第88-91页
    第七章 两种硫酸化多糖对鸡新城疫的疗效的比较第91-9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1-92页
            1.1 多糖准备第91-92页
            1.2 新城疫病毒第92页
            1.3 动物分组与处理第92页
            1.4 判定标准第92页
            1.5 数据分析第92页
        2 结果第92-94页
            2.1 各组的临床疗效第92-93页
            2.2 各组抗体效价变化第93-94页
        3 讨论第94-95页
            3.1 硫酸化多糖对NDV治疗效果的影响第94页
            3.2 硫酸化多糖对抗体水平的影响第94-95页
            3.3 硫酸化多糖抗病毒作用的机理第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第八章 两种硫酸化多糖对鸡新城疫苗免疫应答的影响第99-10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9-101页
            1.1 多糖准备第99-100页
            1.2 新城疫疫苗第100页
            1.3 试剂与仪器第100页
            1.4 动物分组与处理第100页
            1.5 血清抗体效价的测定第100-101页
            1.6 淋巴细胞增殖测定第101页
            1.7 数据分析第101页
        2 结果第101-103页
            2.1 血清抗体效价的变化第102页
            2.2 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第102-103页
        3 讨论第103-105页
            3.1 硫酸化多糖对体液免疫的影响第104页
            3.2 硫酸化多糖对细胞免疫的影响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第九章 两种硫酸化多糖对新城疫苗免疫雏鸡IFN-γ和IL-10的分泌的影响第107-11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8页
            1.1 多糖准备第108页
            1.2 新城疫疫苗第108页
            1.3 试剂及仪器第108页
            1.4 动物分组与处理第108页
            1.5 数据分析第108页
        2 结果第108-111页
            2.1 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第109-110页
            2.2 血清抗体效价的变化第110-111页
            2.3 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第111页
        3 讨论第111-112页
            3.1 硫酸化多糖对细胞因子的影响第111-112页
            3.2 硫酸化多糖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第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5页
    第十章 硫酸化当归多糖对感染CEF的NDV NP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第115-12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5-118页
            1.1 多糖准备第115-116页
            1.2 试剂与仪器第116页
            1.3 NDV感染细胞样品制备第116页
            1.4 总RNA的提取和反转录第116-117页
            1.5 PCR引物设计第117页
            1.6 NDV NP基因的RT-PCR反应第117页
            1.7 鸡NDV NP基因的荧光定量PCR反应第117-118页
            1.8 数据分析第118页
        2 结果第118-120页
            2.1 鸡NDV NP基因的RT-PCR扩增第118-119页
            2.2 鸡NDV NP基因荧光定量PCR扩增第119页
            2.3 NDV NP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第119-120页
        3 讨论第120-121页
            3.1 3种硫酸化多糖对细胞中NDV NP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第120页
            3.2 NDV NP蛋白基因的特性第120-121页
            3.3 新城疫病毒的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第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5页
全文结论第125-127页
论文创新点第127-129页
致谢第129-13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完成的学术论文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梨花柱S-RNase介导自花花粉管死亡特点和路径研究
下一篇:黄精多糖和牛膝多糖及其硫酸化产物的抗病毒和增强免疫活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