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引言 | 第12-17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三)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难点和创新点 | 第15-17页 |
一、女性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 | 第17-29页 |
(一)女性政治参与的概念、特征与途径 | 第17-20页 |
1. 女性政治参与的概念 | 第17-18页 |
2. 女性政治参与的特征 | 第18-20页 |
3. 女性政治参与的途径 | 第20页 |
(二)女性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1.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 第20-22页 |
2. 社会性别理论 | 第22-23页 |
3. 女权主义理论 | 第23-24页 |
(三)女性政治参与的意义 | 第24-25页 |
(四)我国女性政治参与的历史沿革 | 第25-29页 |
1. 近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历史 | 第26-27页 |
2. 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历史 | 第27-29页 |
二、当前我国女性政治参与中的问题及成因 | 第29-42页 |
(一)当前我国女性政治参与中的问题 | 第29-33页 |
1. 女性政治参与自主性较低 | 第29页 |
2. 女性政治参与程度较低 | 第29-30页 |
3. 女性参政比例较低 | 第30-31页 |
4. 女性参政“尖端缺损” | 第31-32页 |
5. 女性参政质量不高 | 第32-33页 |
(二)当前我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3-42页 |
1. 经济条件制约 | 第33-35页 |
2. 制度和机制的局限 | 第35-38页 |
3. 传统性别文化的影响 | 第38-39页 |
4. 女性自身因素影响 | 第39-41页 |
5. 性别教育薄弱 | 第41-42页 |
三、加强女性政治参与的对策 | 第42-54页 |
(一)加强经济领域中女性职业生涯的机会平等 | 第42-44页 |
1. 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第42页 |
2. 促进女性就业,增加女性收入 | 第42-44页 |
(二)完善女性政治参与制度与机制建设 | 第44-47页 |
1. 加强相关法规的规约性与执行强制力 | 第44-45页 |
2.增强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性别意识 | 第45-46页 |
3.建立执法监督机制 | 第46页 |
4.注重女性干部培养的公平公正 | 第46-47页 |
(三)优化女性政治参与的文化环境 | 第47-48页 |
1.改善女性政治参与的舆论环境 | 第47-48页 |
2.引导和监察传媒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 第48页 |
(四)优化女性自身政治参与条件 | 第48-50页 |
1.加强女性三期保护性立法 | 第48-49页 |
2.大力发展家务劳动社会化 | 第49页 |
3.灌输女性权力意识,加强女性政治素养 | 第49-50页 |
4.树立女性主体意识 | 第50页 |
(五)加强先进性别教育,培养女性政治参与意识 | 第50-54页 |
1.强化家庭教育中的女性意识培养 | 第50-51页 |
2.强化中小学教育中女性性别意识培养 | 第51页 |
3.将性别意识教育课程加入高等教育中 | 第51-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附录(参考书目) | 第60-62页 |
后记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