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前置性学习:设计·对接·思考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引言 | 第10-20页 |
Ⅰ 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Ⅱ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Ⅲ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Ⅳ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Ⅴ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7-20页 |
第一部分 初中生物前置性学习释析 | 第20-26页 |
1.1 前置性学习的内涵 | 第20-22页 |
1.1.1 前置性学习的含义 | 第20页 |
1.1.2 前置性学习与课前预习的区别 | 第20-21页 |
1.1.3 前置性学习与导学案中预习案的区别 | 第21-22页 |
1.2 前置性学习的特点 | 第22-23页 |
1.2.1 低入性 | 第22页 |
1.2.2 开放性 | 第22页 |
1.2.3 生成性 | 第22页 |
1.2.4 自主性 | 第22-23页 |
1.2.5 探究性 | 第23页 |
1.2.6 实践性 | 第23页 |
1.2.7 根本性 | 第23页 |
1.3 前置性学习的作用 | 第23-26页 |
1.3.1 诊断调控 | 第23-24页 |
1.3.2 导学激趣 | 第24页 |
1.3.3 生成问题 | 第24-25页 |
1.3.4 培养能力 | 第25-26页 |
第二部分 初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现状调查 | 第26-34页 |
2.1 对初中学生的问卷调查 | 第26-31页 |
2.1.1 调查方案的制定 | 第26页 |
2.1.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6-30页 |
2.1.3 调查的结论 | 第30-31页 |
2.2 对初中教师的访谈调查 | 第31-34页 |
2.2.1 访谈提纲的拟定 | 第31页 |
2.2.2 记录的整理及分析 | 第31-34页 |
第三部分 初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设计 | 第34-40页 |
3.1 初中生物前置性学习的设计原则 | 第34-36页 |
3.1.1 目标明确、层次分明 | 第34页 |
3.1.2 内容开放、形式多样 | 第34-35页 |
3.1.3 低入简洁、易于参与 | 第35页 |
3.1.4 课前实践、操作性强 | 第35-36页 |
3.1.5 导学激趣、体现合作 | 第36页 |
3.2 初中生物前置性学习设计的过程 | 第36-40页 |
3.2.1 厘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预案 | 第36-37页 |
3.2.2 确定前置性学习的内容 | 第37页 |
3.2.3 加工处理前置性学习的内容 | 第37-38页 |
3.2.3.1 创设情境 | 第37-38页 |
3.2.3.2 优化结构 | 第38页 |
3.2.3.3 提出问题 | 第38页 |
3.2.3.4 分层设置 | 第38页 |
3.2.4 合理安排时间,指导学习方法 | 第38-40页 |
第四部分 初中生物前置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对接 | 第40-47页 |
4.1 初中生物前置性学习与课堂对接的策略 | 第40-43页 |
4.1.1 阅读学生完成的前置性学习 | 第40页 |
4.1.2 发现前认知问题 | 第40-41页 |
4.1.3 调整教学预案,确定对接时间和方式 | 第41页 |
4.1.4 评价学生的前置性学习 | 第41-43页 |
4.1.5 实现前置性学习与课堂教学顺利的对接 | 第43页 |
4.2 初中生物前置性学习与课堂对接的方式 | 第43-47页 |
4.2.1 反馈——讨论式对接 | 第43-44页 |
4.2.2 主讲——助讲式对接 | 第44页 |
4.2.3 呈现——感悟式对接 | 第44页 |
4.2.4 反馈——探究式对接 | 第44-45页 |
4.2.5 穿插——释疑式对接 | 第45页 |
4.2.6 互讲——纠错式对接 | 第45页 |
4.2.7 专题探讨式对接 | 第45-47页 |
第五部分 初中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对接案例与思考 | 第47-84页 |
5.1 实验类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对接案例 | 第47-50页 |
5.1.1 案例:发酵食品酸奶的制作 | 第47-49页 |
5.1.2 案例分析与思考 | 第49-50页 |
5.2 模型制作类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对接案例 | 第50-53页 |
5.2.1 案例:细胞模型的制作 | 第51-52页 |
5.2.2 案例分析与思考 | 第52-53页 |
5.3 角色扮演类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对接案例 | 第53-57页 |
5.3.1 案例:植物六大器官争功 | 第54-56页 |
5.3.2 案例分析与思考 | 第56-57页 |
5.4 引导自学类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对接案例 | 第57-61页 |
5.4.1 案例:食物链和食物网 | 第58-60页 |
5.4.2 案例分析与思考 | 第60-61页 |
5.5 调查类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对接案例 | 第61-64页 |
5.5.1 案例:调查常见食品的营养成分 | 第61-64页 |
5.5.2 案例分析与思考 | 第64页 |
5.6 构建概念图类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对接案例 | 第64-68页 |
5.6.1 案例:《生物体的结构层次》复习课 | 第64-67页 |
5.6.2 案例分析与思考 | 第67-68页 |
5.7 演讲类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对接案例 | 第68-71页 |
5.7.1 案例:吸烟的危害 | 第68-71页 |
5.7.2 案例分析与思考 | 第71页 |
5.8 自制手抄报类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对接案例 | 第71-75页 |
5.8.1 案例:珍爱生命 拒绝毒品 | 第72-74页 |
5.8.2 案例分析与思考 | 第74-75页 |
5.9 资料收集类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对接案例 | 第75-79页 |
5.9.1 案例:生物间的奇妙关系 | 第75-78页 |
5.9.2 案例分析与思考 | 第78-79页 |
5.10 观察类前置性学习的设计与对接案例 | 第79-84页 |
5.10.1 案例:双子叶植物的观察 | 第79-82页 |
5.10.2 案例分析与思考 | 第82-84页 |
第六部分 后期效果调查 | 第84-88页 |
6.1 调查目的 | 第84页 |
6.2 调查对象 | 第84页 |
6.3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84-86页 |
6.4 调查的结论 | 第86-88页 |
第七部分 结论与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附录一 前置性学习实施前的学生调查问卷 | 第92-94页 |
附录二 前置性学习后期效果调查问卷 | 第94-95页 |
附录三 生物前置性学习教师访谈提纲 | 第95-96页 |
后记 | 第96-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