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人体病毒学(致病病毒)论文--呼吸道传染性病毒论文

MicroRNA在甲型H1N1流感病毒介导肺部炎性损伤调控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 MicroRNA生成与命名第11-12页
        1.1 MicroRNA生成第11页
        1.2 MicroRNA命名第11-12页
    2 MicroRNA疾病相关调节第12-15页
        2.1 MicroRNA调节机制第12页
        2.2 MicroRNA与疾病调节第12-15页
            2.2.1 MicroRNA与病毒感染第13页
            2.2.2 MicroRNA与炎症反应第13-14页
            2.2.3 MicroRNA与肺部炎症第14-15页
    3 甲型H1N1流感及其引起的肺部炎性损伤研究概况第15-17页
        3.1 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危害第15-16页
        3.2 甲型H1N1流感与肺炎第16-17页
    4 MicroRNA在流感病毒感染中的研究进展第17-18页
        4.1 MiRNA靶向流感病毒RNA发挥作用第17页
        4.2 MicroRNA靶向宿主基因参与流感病毒感染第17-18页
    5 研究方法原理第18-20页
        5.1 甲型H1N1流感感染小鼠动物模型第18-19页
        5.2 生物芯片及芯片数据分析第19页
        5.3 靶点预测及功能分析第19页
        5.4 双荧光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NA靶向作用第19-20页
    6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PR8病毒感染小鼠模型验证第21-2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1.1 材料第21-22页
            1.1.1 毒株与动物第21页
            1.1.2 试剂药品第21-22页
            1.1.3 仪器设备第22页
        1.2 方法第22-25页
            1.2.1 小鼠饲养与分组第22-23页
            1.2.2 小鼠麻醉与接毒第23页
            1.2.3 体重称量、致死率统计与肺脏摘取第23页
            1.2.4 全肺RNA提取第23-24页
            1.2.5 总RNA反转录及荧光定量PCR第24页
            1.2.6 数据统计分析第24-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27页
        2.1 小鼠体征变化第25-26页
        2.2 小鼠肺部炎症因子变化第26-27页
    3 讨论与结论第27-28页
第三章 芯片制作与差异表达因子分析第28-3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1.1 材料第28页
        1.2 方法第28-29页
            1.2.1 表达谱芯片第28-29页
            1.2.2 MiRNA芯片第29页
            1.2.3 数据统计分析第2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9-34页
        2.1 表达谱芯片数据分析第29-32页
        2.2 MiRNA芯片数据分析第32-34页
    3 讨论与结论第34-36页
第四章 MiRNA靶基因预测与调节通路分析第36-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6-37页
        1.1 数据材料数据库及软件第36页
        1.2 方法第36-37页
            1.2.1 MiRNA靶向宿主mRNA及调节通路分析第36页
            1.2.2 MiRNA靶向流感病毒基因组RNA预测及功能分析第36-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42页
        2.1 MiRNA靶向宿主mRNA第37-40页
        2.2 MiRNA靶向流感病毒RNA第40-42页
    3 讨论与结论第42-46页
        3.1 MiRNA靶向宿主mRNA分析第42-44页
        3.2 MiRNA靶向流感病毒RNA分析第44-46页
第五章 MiRNA靶向作用验证第46-5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6-54页
        1.1 材料第46-48页
            1.1.1 载体第46-47页
            1.1.2 仪器设备第47页
            1.1.3 试剂及试剂盒第47-48页
        1.2 方法第48-54页
            1.2.1 培养基配制第48页
            1.2.2 引物设计与载体构建第48-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56页
    3 讨论与结论第56-58页
全文结论第58-59页
问题与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鞘氨醇单胞菌SC-1产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酶条件优化及酶的固定化研究
下一篇:川味胡萝卜鸭肝酱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