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词表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23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污染及降解研究 | 第11-14页 |
1.1.2 3-苯氧基苯甲酸 | 第14-15页 |
1.1.3 3-苯氧基苯甲酸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1.4 微生物加氧酶研究概况 | 第17-2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3页 |
2.1 材料 | 第23-26页 |
2.1.1 菌株 | 第23页 |
2.1.2 培养基 | 第23页 |
2.1.3 药品试剂及溶液 | 第23-25页 |
2.1.4 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2.2 方法 | 第26-33页 |
2.2.1 3-PBA降解酶的细胞定位 | 第26-27页 |
2.2.2 膜蛋白的分离纯化 | 第27-29页 |
2.2.3 SC-1产3-PBA降解酶条件优化 | 第29-30页 |
2.2.4 固定化条件的确定 | 第30-31页 |
2.2.5 固定化3-PBA降解酶的酶学性质 | 第31-32页 |
2.2.6 固定化3-PBA降解酶的连续反应 | 第32-3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3-51页 |
3.1 3-PBA降解酶的定位 | 第33-34页 |
3.2 SC-1中3-PBA降解酶的分离 | 第34-36页 |
3.3 培养基组分的优化结果 | 第36-38页 |
3.3.1 不同碳源对菌株SC-1产3-PBA降解酶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 不同氮源对菌株SC-1产3-PBA降解酶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3 不同金属离子对菌株SC-1产3-PBA降解酶的影响 | 第38页 |
3.4 Placket-Burman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3.5 最陡爬坡和响应面分析 | 第39-42页 |
3.6 固定化条件对固定化3-酶活的影响 | 第42-46页 |
3.6.1 海藻酸钠浓度对固定化3-PBA降解酶酶活的影响 | 第42-43页 |
3.6.2 氯化钙浓度对固定化3-PBA降解酶酶活的影响 | 第43-44页 |
3.6.3 固定化时间对固定化3-PBA降解酶酶活的影响 | 第44页 |
3.6.4 固定化酶比例对固定化3-PBA降解酶酶活的影响 | 第44-45页 |
3.6.5 固定化酶直径对固定化3-PBA降解酶酶活的影响 | 第45-46页 |
3.7 固定化3-PBA降解酶的酶学性质 | 第46-49页 |
3.7.1 固定化3-PBA降解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热稳定性 | 第46-47页 |
3.7.2 固定化3-PBA降解酶的最适反应pH及pH稳定性 | 第47页 |
3.7.3 不同金属离子对固定化3-PBA降解酶酶活力的影响 | 第47-48页 |
3.7.4 不同促进剂和抑制剂对固定化3-PBA降解酶酶活力的影响 | 第48-49页 |
3.7.5 固定化3-PBA降解酶的酶促反应常数 | 第49页 |
3.8 固定化3-PBA降解酶的连续反应结果 | 第49-51页 |
4 讨论 | 第51-55页 |
4.1 鞘氨醇单胞菌SC-1的3-PBA降解酶定位 | 第51页 |
4.2 微生物细胞的破碎及细胞膜片段的分离 | 第51-52页 |
4.3 膜蛋白的分离纯化及3-PBA降解酶分子量的确定 | 第52页 |
4.4 外加营养物质对菌株SC-1产3-PBA降解酶的影响 | 第52-53页 |
4.5 固定化3-PBA降解酶方法 | 第53页 |
4.6 固定化3-PBA降解酶性质 | 第53-5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