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0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超音激波压气机发展现状 | 第12-19页 |
1.2.1 传统超音压气机 | 第13-15页 |
1.2.2 第二代超音压气机方案 | 第15-18页 |
1.2.3 新型超音压气机概念 | 第18页 |
1.2.4 国内超音压气机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 超音速流动分离与控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1.3.1 超音流动激波附面层作用分离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3.2 流动分离控制方法研究现状与趋势 | 第21-26页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6-30页 |
第2章 超音压气机叶栅激波增压可行性分析 | 第30-40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超音压气机叶栅基元级分析 | 第30-32页 |
2.3 超音静叶栅激波结构组织方式回顾与分析 | 第32-39页 |
2.3.1 第一种激波组织方式 | 第34-35页 |
2.3.2 第二种激波组织方式 | 第35-36页 |
2.3.3 第三种激波组织方式 | 第36-37页 |
2.3.4 第四种激波组织方式 | 第37-38页 |
2.3.5 第五种激波组织方式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超音速叶栅内流流动特性分析 | 第40-66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湍流模型验证与对比 | 第40-44页 |
3.2.1 验证几何模型 | 第40-41页 |
3.2.2 网格与计算方法 | 第41-42页 |
3.2.3 数值结果对比与结论 | 第42-44页 |
3.3 超音速叶栅内流特性的数值研究 | 第44-53页 |
3.3.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44页 |
3.3.2 网格划分与无关性验证 | 第44-45页 |
3.3.3 结论分析 | 第45-46页 |
3.3.4 边界条件与计算方法 | 第46-47页 |
3.3.5 通流流场流动状态分析 | 第47-50页 |
3.3.6 节流状态流动状态分析 | 第50-51页 |
3.3.7 通流状态与节流状态下叶栅尾迹流动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3.4 典型高超声速进气道波系结构与叶栅流动的对比 | 第53-57页 |
3.4.1 超音速进气道模型介绍 | 第53-54页 |
3.4.2 计算结果分析与对比 | 第54-57页 |
3.5 超音速激波叶栅的启动问题研究 | 第57-61页 |
3.5.1 启动过程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57-58页 |
3.5.2 稳定启动数值计算模拟与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3.5.3 非稳态启动过程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3.6 超音速激波叶栅反压导致激波前传特性研究 | 第61-6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4章 超音速叶栅流动的三维效应影响分析 | 第66-81页 |
4.1 引言 | 第66页 |
4.2 入口均匀/不均匀条件对超音速叶栅启动影响分析 | 第66-72页 |
4.2.1 物理问题的简化与边界条件 | 第66-67页 |
4.2.2 网格与计算方法 | 第67-68页 |
4.2.3 计算设置与结果分析 | 第68-72页 |
4.3 不同反压条件下流场三维特性分析 | 第72-73页 |
4.4 相同反压条件下流动三维效应的影响 | 第73-74页 |
4.5 超音速叶栅角区流动分离机理分析 | 第74-76页 |
4.6 流动控制措施对角区分离的影响 | 第76-79页 |
4.6.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76-77页 |
4.6.2 计算条件与网格设置 | 第77页 |
4.6.3 计算结果分析 | 第77-7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5章 流动控制对叶栅流动改变的效能评估研究 | 第81-96页 |
5.1 流动控制策略分析 | 第81页 |
5.2 几何位置、角度、抽吸压比对抽吸流动控制效能影响 | 第81-90页 |
5.2.1 计算方法与边界条件 | 第81-82页 |
5.2.2 不同角度、抽吸压比对抽吸流动控制效能影响 | 第82-87页 |
5.2.3 不同位置、抽吸压比对抽吸流动控制效能影响 | 第87-90页 |
5.3 抽吸流动控制对叶栅抗反压能力影响 | 第90-92页 |
5.4 几何位置、角度、吹气速速对吹除流动控制效能影响 | 第92-94页 |
5.4.1 研究方法与边界条件 | 第92-93页 |
5.4.2 不同角度、角度、吹气速度对流动控制效能影响 | 第93-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6章 超音叶栅流动分离与控制初步实验研究 | 第96-108页 |
6.1 引言 | 第96页 |
6.2 超音速实验叶栅与拟叶栅通道介绍 | 第96-97页 |
6.3 超音速叶栅实验台系统设计与搭建 | 第97-103页 |
6.3.1 风洞系统设计 | 第98-100页 |
6.3.2 堵块节流与吹气部件设计 | 第100-101页 |
6.3.3 数据采集与纹影系统 | 第101-102页 |
6.3.4 实验运行控制系统 | 第102-103页 |
6.4 超音速叶栅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103-107页 |
6.4.1 无流动控制状态下超音速叶栅流动分析 | 第104-106页 |
6.4.2 采用流动控制状态下超音速叶栅流动分析 | 第106-10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结论 | 第108-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17-119页 |
致谢 | 第119-121页 |
个人简历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