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情绪状态对情绪刺激注意偏向的影响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文献综述第9-25页
    1.1 情绪状态第9-11页
        1.1.1 焦虑第9-11页
        1.1.2 愉悦第11页
    1.2 注意及注意偏向第11-18页
        1.2.1 注意偏向的理论第12-14页
        1.2.2 注意偏向的研究范式第14-18页
    1.3 情绪与注意偏向的相关研究第18-25页
        1.3.1 焦虑与负性刺激注意偏向的研究第20-23页
        1.3.2 焦虑与正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研究第23-24页
        1.3.3 正性情绪的注意偏向研究第24-25页
2 问题提出第25-29页
    2.1 前人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创新点第25-26页
    2.2 本研究的目的和假设第26-27页
        2.2.1 研究目的第26-27页
        2.2.2 研究假设第27页
    2.3 研究意义第27-29页
        2.3.1 理论意义第27页
        2.3.2 实践意义第27-29页
3 实验材料的选择及评定第29-35页
    3.1 情绪诱发的材料的选择及评定第29-31页
        3.1.1 诱发状态焦虑的任务第29-31页
        3.1.2 诱发愉悦状态材料的选择及评定第31页
    3.2 注意偏向图片的选择和评定第31-35页
        3.2.1 注意偏向图片的选择第31-32页
        3.2.2 注意偏向图片的评定第32-35页
4 实验一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被试对威胁图片的注意偏向第35-47页
    4.1 实验目的及假设第35页
        4.1.1 实验目的第35页
        4.1.2 实验假设第35页
    4.2 实验设计第35-36页
    4.3 被试第36页
    4.4 实验材料及测量工具第36页
    4.5 实验仪器第36-37页
    4.6 实验范式及程序第37-39页
        4.6.1 实验范式第37页
        4.6.2 实验程序第37-39页
    4.7 数据处理与统计第39页
    4.8 数据结果第39-45页
        4.8.1 焦虑前后测的数据第39页
        4.8.2 愉悦状态前后测数据第39-40页
        4.8.3 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被试对威胁图片的反应时分析第40-45页
    4.9 讨论第45-46页
    4.10 结论第46-47页
5 实验二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被试对愉悦图片的注意偏向第47-57页
    5.1 实验假设第47页
        5.1.1 实验目的第47页
        5.1.2 实验假设第47页
    5.2 实验设计第47-48页
    5.3 被试第48页
    5.4 实验材料及测量工具第48页
    5.5 实验仪器第48页
    5.6 实验范式及程序第48页
    5.7 数据处理与统计第48页
    5.8 数据结果第48-54页
        5.8.1 状态焦虑前后测的数据第48-49页
        5.8.2 愉悦状态前后测数据第49页
        5.8.3 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被试对愉悦图片的反应时分析第49-54页
    5.9 讨论第54-55页
    5.10 结论第55-57页
6 总讨论第57-61页
    6.1 本研究使用的实验范式和材料第57页
    6.2 状态焦虑与信息注意偏向的关系第57-59页
        6.2.1 状态焦虑对威胁图片的注意偏向第57-58页
        6.2.2 状态焦虑对愉悦图片的注意偏向第58-59页
    6.3 愉悦状态与注意偏向的关系第59页
    6.4 情绪状态对情绪刺激注意偏向的差异第59-61页
7 总结论第61-63页
8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附录第71-7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美德理想主义教育政策的实践、特性及定位
下一篇:老年人参与学习活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