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核能与核能可持续发展 | 第14-16页 |
1.2 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 | 第16-20页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20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反应堆核功率和中子通量 | 第22-36页 |
2.1 反应堆核功率测量量程 | 第22-25页 |
2.1.1 源量程 | 第23-24页 |
2.1.2 中间量程 | 第24页 |
2.1.3 功率量程 | 第24-25页 |
2.2 中子通量监测的几种常见方法 | 第25-32页 |
2.2.1 补偿和非补偿涂硼电离室 | 第25-29页 |
2.2.2 微型裂变室 | 第29-30页 |
2.2.3 自给能中子探测器 | 第30-32页 |
2.3 中子监测仿真模型 | 第32-36页 |
2.3.1 蒙特卡罗方法 | 第32-34页 |
2.3.2 Geant4介绍 | 第34-36页 |
第三章 ADS堆芯中子通量监测 | 第36-51页 |
3.1 商用反应堆堆芯中子探测方法简介 | 第36-38页 |
3.1.1 移动式裂变电离室 | 第36-37页 |
3.1.2 固定式的自给能中子探测器 | 第37-38页 |
3.2 ADS堆芯中子的特征 | 第38-39页 |
3.3 ADS的堆芯中子探测方法 | 第39-41页 |
3.3.1 堆芯中子探测器的布局 | 第39-41页 |
3.3.2 堆芯中子探测器测量方法介绍 | 第41页 |
3.4 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探测效率 | 第41-48页 |
3.4.1 探测效率的计算 -- Geant4程序 | 第43页 |
3.4.2 探测效率的计算结果 | 第43-46页 |
3.4.3 自给能探测器的刻度修正因子 | 第46-48页 |
3.5 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输出电流 | 第48-51页 |
3.5.1 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输出电流 | 第48-49页 |
3.5.2 输出电流的计算结果 | 第49-51页 |
第四章 ADS堆外中子通量监测 | 第51-64页 |
4.1 商用反应堆堆外中子通量监视方法简介 | 第51-52页 |
4.2 ADS反应堆堆外中子监测方法 | 第52-55页 |
4.2.1 反应堆仪控系统设计原则 | 第52-53页 |
4.2.2 ADS堆外中子监测方法 | 第53-55页 |
4.3 堆外中子探测器的探测效率 | 第55-60页 |
4.3.1 中子引起的反应率 | 第56-58页 |
4.3.2 非补偿电离室的探测效率 | 第58-59页 |
4.3.3 裂变电离室的探测效率 | 第59-60页 |
4.3.4 非补偿电离室和裂变电离室的修正因子 | 第60页 |
4.4 堆外中子监测的电子学和数据采集 | 第60-64页 |
4.4.1 裂变电离室探测器的电子学 | 第61-63页 |
4.4.2 堆外中子监测的数据采集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64-68页 |
5.1 总结 | 第64-66页 |
5.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5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