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基于亲本系数、SRAP分子标记的中国黄淮海和南方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大豆种质资源研究的概况第11-12页
    1.2 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相关研究进展第12-15页
        1.2.1 亲缘关系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分子标记研究进展第15-19页
        1.3.1 随机分子标记第16-18页
            1.3.1.1 RAPD标记第16-17页
            1.3.1.2 SSR标记第17页
            1.3.1.3 RFLP标记第17-18页
        1.3.2 功能分子标记第18-19页
            1.3.2.1 Scot分子标记第18页
            1.3.2.2 SRAP标记第18-19页
        1.3.3 QTL资源分析第19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黄淮海地区大豆育成品种亲缘关系分析第21-26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1-22页
        2.1.1 材料第21-22页
        2.1.2 方法第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25页
        2.2.1 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各年代亲缘系数特点第22-23页
        2.2.2 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各省亚类亲缘系数特点第23-24页
        2.2.3 黄淮海大豆主要祖先亲本的育成品种亲缘关系分析第24-25页
    2.3 讨论第25-26页
第三章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第26-40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3.1.1 参试材料第26-29页
        3.1.2 试剂与仪器第29-30页
    3.2 实验方法第30-33页
        3.2.1 DNA的提取第30-31页
        3.2.2 引物筛选与SRAP-PCR扩增第31-32页
        3.2.3 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2-33页
        3.2.4 PCR产物电泳银染显影第33页
    3.3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3-34页
        3.3.1 遗传多样性的度量第33-34页
        3.3.2 遗传距离(DA)第34页
    3.4 SRAP功能标记的多态性分析第34-36页
    3.5 聚类分析第36-40页
        3.5.1 基于SRAP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第36-38页
        3.5.2 基于亲缘系数的大豆育成品种聚类分析第38-40页
第四章 SRAP功能分子标记对大豆育成品种分亚群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的研究第40-48页
    4.1 参试材料第40-41页
    4.2 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群体分省亚群间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第41-45页
        4.2.1 分省亚群间的聚类关系第41页
        4.2.2 分省亚群间的遗传多样性第41-43页
        4.2.3 分省亚群基于亲缘系数的分析第43-44页
        4.2.4 分省亚群的特异性分析第44-45页
    4.3 黄淮海大豆育成品种群体分时期亚群间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研究第45-47页
        4.3.1 分时期亚群间遗传多样性分析第45-46页
        4.3.2 分时期亚群间亲缘关系分析第46页
        4.3.3 分时期亚群的特异性第46-47页
    4.4 亲本系数与SRAP的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48-49页
    5.1 黄淮海地区的遗传多样性第48页
    5.2 SRAP与亲缘关系的遗传关系的研究第48-49页
第六章 讨论与展望第49-50页
    6.1 讨论第49页
    6.2 不足与展望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7页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湾独蒜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老化时间大豆种子活力测定及其酚类化合物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