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论 | 第13-24页 |
一、课题来源 | 第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1页 |
(一) 国外研究 | 第14-15页 |
(二) 国内研究 | 第15-21页 |
四、采取的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五、政党外交概念的界定 | 第22-24页 |
(一) 政党外交的概念厘定 | 第22-23页 |
(二) 相关概念的辨析 | 第23-24页 |
第一章 政党外交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 | 第24-33页 |
一、政党外交的产生原因 | 第24-26页 |
(一) 政党的产生及其对外交往需求是政党外交产生的必要条件 | 第24-25页 |
(二) 全球范围内政党创建浪潮为政党外交的产生奠定基础 | 第25-26页 |
(三) 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家间相互依赖度增加是政党外交产生和发展的助推器 | 第26页 |
二、政党外交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6-33页 |
(一) 国家利益和政党利益对政党外交的影响 | 第27-28页 |
(二) 国家的综合实力对政党外交的影响 | 第28-32页 |
(三) 政党自身实力对政党外交的影响 | 第32页 |
(四) 国际社会发展形势对政党外交的影响 | 第32-33页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政党外交实践的理论依据 | 第33-40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党际关系理论 | 第34-35页 |
(一)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进行国际联合的必要性的论述 | 第34-35页 |
(二) 关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之间国际交往的论述 | 第35页 |
二、列宁的党际关系理论 | 第35-37页 |
(一) 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的必要性 | 第36-37页 |
(二) 各党应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处理党际关系 | 第37页 |
三、改革开放前中共对政党外交理论的初步探索 | 第37-40页 |
(一) 坚持各党内部的事情由各党独立自主处理的原则 | 第37-38页 |
(二) 反对大党主义,主张兄弟政党之间互相尊重,平等协商的原则 | 第38-39页 |
(三) 意识形态不应该成为政党外交的障碍 | 第39-40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政党外交实践的历史进程考察 | 第40-66页 |
一、中共政党外交的全面调整阶段(1978年—1982年) | 第40-42页 |
(一) 中联部的全面调整 | 第40页 |
(二) 中共政党外交的全面调整 | 第40-42页 |
二、中共政党外交的恢复及发展阶段(1983年—1988年) | 第42-44页 |
(一) 与国外大多数共产党“重修旧好” | 第42-43页 |
(二) 开拓“不以意识形态论亲疏”的政党外交 | 第43-44页 |
三、中共政党外交在曲折中发展(1989年—1991年) | 第44-46页 |
(一) 国内国际局势的变化 | 第44页 |
(二) 着力打破“制裁”的中共政党外交 | 第44-46页 |
四、中共政党外交的“井喷式”发展阶段(1992年—2001年) | 第46-54页 |
(一) 中共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外交 | 第46-49页 |
(二) 中共逐渐恢复与西方国家政党的外交 | 第49-51页 |
(三) 开拓周边国家政党外交 | 第51-54页 |
(四) 继续开拓与发展中国家政党的外交 | 第54页 |
五、中共政党外交的全面发展阶段(2002年—2011年) | 第54-62页 |
(一) 中共政党外交的全面发展 | 第54-59页 |
(二) 中共政党外交内容的丰富与创新 | 第59-61页 |
(三) 中共政党外交开始机制化发展 | 第61-62页 |
六、中共政党外交的全面深化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 第62-66页 |
(一) 十八大以来中共政党外交的背景 | 第62-63页 |
(二) 中共政党外交的深化发展 | 第63-66页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政党外交实践的主要成效和历史经验 | 第66-77页 |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政党外交实践的主要成就 | 第66-69页 |
(一) 促进了国家国家总体外交的发展 | 第66-67页 |
(二) 中共政党外交促进了国内经济建设 | 第67-68页 |
(三) 促进中共自身发展,提升执政能力 | 第68页 |
(四) 宣传了中国政策及中国方案 | 第68-69页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政党外交实践的历史经验 | 第69-77页 |
(一) 必须坚持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 第69-71页 |
(二) 准确把握国内国际的发展局势 | 第71-72页 |
(三) 坚持“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并不断丰富其内涵 | 第72-73页 |
(四) 服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 | 第73-74页 |
(五) 在政党外交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政党利益关系 | 第74-75页 |
(六) 坚持超越意识形态开展政党外交 | 第75-77页 |
结语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