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优势和标杆矩阵的发电设备制造商效能评价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流程 | 第12-14页 |
第2章 基本理论概述 | 第14-26页 |
2.1 发电设备基本理论 | 第14页 |
2.2 效能基本理论 | 第14-20页 |
2.2.1 效能的概念 | 第15-18页 |
2.2.2 效能评价的步骤及意义 | 第18-20页 |
2.3 评价的基本理论 | 第20-25页 |
2.3.1 评价体系构造 | 第20-21页 |
2.3.2 权重模型介绍 | 第21-23页 |
2.3.3 评价模型介绍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效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37页 |
3.1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商发展现状 | 第26-29页 |
3.1.1 主要企业 | 第26页 |
3.1.2 主要业绩 | 第26-27页 |
3.1.3 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效能评价需求分析 | 第27-29页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9-36页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29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第29-30页 |
3.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0-31页 |
3.2.4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1-33页 |
3.2.5 评价指标的解释 | 第33-3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效能评价模型构建 | 第37-41页 |
4.1 评价模型适用性分析 | 第37页 |
4.2 基于双优势权重模型 | 第37-39页 |
4.3 基于标杆矩阵评价模型介绍 | 第39-4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41-56页 |
5.1 数据处理 | 第41-43页 |
5.2 权重计算 | 第43-45页 |
5.3 评价过程 | 第45-50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50-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