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现象的社会学研究--以皖南胡村为例
|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绪论 | 第10-18页 |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8页 |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第18-22页 |
| 一、核心概念 | 第18页 |
| 二、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 三、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基本情况 | 第22-26页 |
| 一、胡村基本概况 | 第22-23页 |
| 二、胡村传统民居的特征 | 第23-26页 |
| 第三章 胡村传统民居拆除状况 | 第26-30页 |
| 一、胡村传统民居的消失 | 第26-28页 |
| 二、胡村传统民居的拆除方式 | 第28-30页 |
| 第四章 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的经济因素 | 第30-36页 |
| 一、经济条件的改善 | 第30-32页 |
| 二、"外卖"高价的诱惑 | 第32-36页 |
| 第五章 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的文化因素 | 第36-44页 |
| 一、消费观念的转变 | 第36-37页 |
| 二、家庭权威的转移 | 第37-39页 |
| 三、面子文化的驱动 | 第39-41页 |
| 四、乡土情结的消解 | 第41-44页 |
| 第六章 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的社会因素 | 第44-50页 |
| 一、生活方式的现代化 | 第44-46页 |
| 二、家庭结构的变化 | 第46-47页 |
| 三、婚姻习俗的变迁 | 第47-50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思考 | 第50-54页 |
| 一、简短结论 | 第50-51页 |
| 二、进一步思考 | 第51-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 附录 | 第58-60页 |
| 致谢 | 第60-6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