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关于整体上市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关于企业合并及协同效应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本文框架 | 第15-18页 |
2. 整体上市及其协同效应的理论概述 | 第18-26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整体上市 | 第18页 |
2.1.2 协同效应 | 第18-19页 |
2.2 整体上市协同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2.1 规模经济理论 | 第20页 |
2.2.2 企业边界理论 | 第20页 |
2.2.3 控制权理论 | 第20-21页 |
2.2.4 效率理论 | 第21页 |
2.3 整体上市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其评价方法 | 第21-26页 |
2.3.1 管理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其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2.3.2 经营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其评价方法 | 第23-24页 |
2.3.3 财务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其评价方法 | 第24-26页 |
3.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背景介绍 | 第26-36页 |
3.1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环境 | 第26-28页 |
3.1.1 家电行业概况 | 第26-27页 |
3.1.2 整合双方的企业基本情况 | 第27-28页 |
3.2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动因 | 第28-30页 |
3.2.1 优质资产注入以发挥规模效应 | 第28-29页 |
3.2.2 减少母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 | 第29页 |
3.2.3 优化股权结构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29-30页 |
3.2.4 实现协同效应以提高集团盈利能力 | 第30页 |
3.3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过程简介 | 第30-32页 |
3.3.1 整体上市方案 | 第30-31页 |
3.3.2 整体上市交易模式 | 第31-32页 |
3.3.3 整体上市操作进程 | 第32页 |
3.4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 | 第32-36页 |
3.4.1 整体上市前后股价的变化 | 第33-34页 |
3.4.2 整体上市前后财务绩效的变化 | 第34-36页 |
4. 美的集团整体上市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其评价 | 第36-58页 |
4.1 管理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其评价 | 第36-44页 |
4.1.1 整合双方人力资源以提高管理效率 | 第36-37页 |
4.1.2 撤销二级产业集团以优化组织架构 | 第37-39页 |
4.1.3 引入战略投资者以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 | 第39-40页 |
4.1.4 管理协同效应的总体评价 | 第40-44页 |
4.2 经营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其评价 | 第44-51页 |
4.2.1 理顺横纵向价值链以实现规模经济 | 第44-45页 |
4.2.2 精简产品品类以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 | 第45-46页 |
4.2.3 品牌转为集团统一管理以提升品牌价值 | 第46-48页 |
4.2.4 经营协同效应的总体评价 | 第48-51页 |
4.3 财务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及其评价 | 第51-58页 |
4.3.1 降低资本成本以提升筹资能力 | 第51-52页 |
4.3.2 减少关联交易以降低集团财务风险 | 第52-54页 |
4.3.3 采用换股吸收合并以减轻现金支付压力 | 第54页 |
4.3.4 财务协同效应的总体评价 | 第54-58页 |
5. 案例启示 | 第58-62页 |
5.1 美的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协同效应的经验 | 第58-59页 |
5.1.1 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实现管理协同效应的关键 | 第58页 |
5.1.2 理顺价值链是实现经营协同效应的基石 | 第58-59页 |
5.1.3 降低财务风险是实现财务协同效应的保障 | 第59页 |
5.2 美的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协同效应应关注的事项 | 第59-62页 |
5.2.1 强化整体上市运作方式的监管 | 第60页 |
5.2.2 完善整体上市集团内部控制 | 第60-62页 |
6. 结束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