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卫生医务人员论文

长春市某精神专科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基本概念第11页
    1.2 国内外职业倦怠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第2章 调查对象与方法第15-18页
    2.1 调查对象第15页
    2.2 调查方法第15-16页
    2.3 评价指标第16页
        2.3.1 PSSS的评价指标第16页
        2.3.2 MBI‐HSS的评价指标第16页
    2.4 统计学分析第16页
    2.5 质量控制第16-18页
第3章 结果第18-28页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第18-19页
    3.2 职业倦怠及其各维度检出情况第19-23页
        3.2.1 职业倦怠检出率及各维度检出情况第19页
        3.2.2 不同特征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检出情况第19-20页
        3.2.3 不同特征精神科医务人员的情感衰竭检出情况第20-21页
        3.2.4 不同特征精神科医务人员的去人性化检出情况第21-22页
        3.2.5 不同特征精神科医务人员的成就感降低检出情况第22-23页
    3.3 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检出情况第23-25页
        3.3.1 不同特征精神科医务人员的社会支持情况第23-25页
        3.3.2 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第25页
    3.4 职业倦怠检出情况的多因素分析第25-28页
第4章 讨论第28-45页
    4.1 精神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总体情况第28页
    4.2 不同特征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第28-30页
        4.2.1 不同人口学特征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第28-30页
        4.2.2 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精神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第30页
    4.3 精神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第30-37页
        4.3.1 个体特征因素第30-32页
        4.3.2 工作与职业特征因素第32-34页
        4.3.3 组织和管理因素第34-36页
        4.3.4 社会因素第36-37页
    4.4 精神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对策第37-44页
        4.4.1 个体应对策略第38-40页
        4.4.2 组织应对策略第40-44页
    4.5 本研究的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第44-45页
第5章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附录第51-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医院CT使用情况现况调查及对策分析
下一篇:长春市朝阳区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