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以及比较法的概述 | 第10-23页 |
第一节 我国的现行法中关于给付迟延的规定 | 第10-12页 |
一、 问题之由来----和平拍卖公司诉李进案 | 第10-11页 |
二、 我国现行法中关于给付迟延的规定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给付迟延制度的比较法分析 | 第12-23页 |
一、 给付迟延的历史沿革:从罗马法到法国民法典 | 第12-15页 |
二、 现代民法中的给付迟延制度 | 第15-17页 |
三、 比较分析给付迟延的构成要件 | 第17-23页 |
第二章 给付迟延的法律效果 | 第23-39页 |
第一节 给付迟延的法律效果概述 | 第23-25页 |
一、 德国新债法中的给付迟延的法律效果 | 第23-24页 |
二、 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给付迟延的法律效果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25-35页 |
一、 给付迟延的损害赔偿请求权概述 | 第25-26页 |
二、 与给付并行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26-30页 |
三、 替代给付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30-35页 |
第三节 给付迟延的其他的法律效果 | 第35-39页 |
一、 我国合同法规定的给付迟延而产生的解除权 | 第35-37页 |
二、 我国合同法中规定的迟延利息等法律效果 | 第37-39页 |
第三章 解决我国给付迟延制度存在问题的探究 | 第39-44页 |
第一节 我国给付迟延制度的再构建 | 第39-40页 |
第二节 我国给付迟延制度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 | 第40-44页 |
一、 明确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种类与适用范围 | 第41-42页 |
二、 完善我国给付迟延的催告制度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