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页 |
1.3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3-15页 |
1.3.1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2.1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第15-18页 |
2.1.1 企业价值评估概述 | 第15页 |
2.1.2 传统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第15-17页 |
2.1.3 传统价值评估方法的缺陷 | 第17-18页 |
2.2 实物期权定价理论 | 第18-22页 |
2.2.1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 | 第19-20页 |
2.2.2 二叉树模型 | 第20-22页 |
2.3 实物期权参数分析 | 第22-25页 |
2.3.1 标的资产当前的价值 | 第23页 |
2.3.2 期权到期时间 | 第23页 |
2.3.3 期权执行价格 | 第23页 |
2.3.4 无风险利率 | 第23-24页 |
2.3.5 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率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实物期权在凯诺科技并购案中的引入 | 第25-31页 |
3.1 案例背景概述 | 第25-27页 |
3.1.1 案例背景介绍 | 第25页 |
3.1.2 凯诺科技概况 | 第25-26页 |
3.1.3 海澜集团概况 | 第26-27页 |
3.2 凯诺科技并购案引入实物期权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3.3 凯诺科技的价值构成 | 第28-31页 |
3.3.1 并购前目标企业拥有的资产价值 | 第28-29页 |
3.3.2 并购中收购方拥有的期权价值 | 第29-30页 |
3.3.3 并购完成后收购方拥有的期权价值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应用实物期权对凯诺科技价值评估测算 | 第31-39页 |
4.1 凯诺科技自身资产价值 | 第31-33页 |
4.2 并购中海澜集团拥有的期权价值 | 第33-36页 |
4.3 并购完成后海澜集团拥有的期权价值 | 第36-37页 |
4.4 评估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实物期权定价法的应用困难及建议 | 第39-43页 |
5.1 实物期权定价法的应用困难 | 第39-41页 |
5.1.1 应用复杂性高 | 第39页 |
5.1.2 不确定性价值难以准确评估 | 第39-40页 |
5.1.3 对企业的财务报表比较依赖 | 第40页 |
5.1.4 政府干预的影响 | 第40-41页 |
5.2 实物期权定价法的应用建议 | 第41-43页 |
5.2.1 重视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推广 | 第41页 |
5.2.2 重视评估方法的搭配 | 第41-42页 |
5.2.3 强调尽职调查和监督 | 第42页 |
5.2.4 转变政府职能 | 第42-4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4页 |
6.1 本文的结论 | 第43页 |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