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页 |
论文中的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50页 |
第一章 簇毛麦基因组研究及其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 | 第13-18页 |
一、 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附加系、代换系和易位系的建立 | 第13页 |
二、 簇毛麦染色体组、染色体及臂、片段的标记研究及基因定位 | 第13-15页 |
三、 簇毛麦有益基因的利用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25页 |
一、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其抗源 | 第18-24页 |
1. 质量抗性 | 第18-22页 |
2. 数量抗性 | 第22页 |
3. 持久抗性 | 第22-24页 |
二、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的方法及策略 | 第25-35页 |
一、 植物已克隆抗病基因的类型及特点 | 第25-28页 |
二、 植物抗病基因克隆的方法与策略 | 第28-33页 |
三、 小麦拉白粉病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 第33-35页 |
第四章 植物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 第35-45页 |
一、 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的产生 | 第35页 |
二、 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及微克隆的主要技术环节及发展 | 第35-42页 |
三、 染色体显微切割技术的应用 | 第42-43页 |
四、 植物染色体显微切割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第五章 差异显示和RACE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 | 第45-50页 |
一、 差异显示技术的原理及其技术改进 | 第45-47页 |
二、 差异显示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展望 | 第47页 |
三、 RACE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第47-50页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50-117页 |
第一章 立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 第50-52页 |
一、 立题依据 | 第50-51页 |
二、 技术路线和总体设计 | 第51-52页 |
第二章 簇毛麦端体6VS显微切割及其专化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第52-85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52-65页 |
1. 材料 | 第52页 |
2. 方法 | 第52-65页 |
二、 结果和分析 | 第65-70页 |
1. 普通小麦-簇毛麦端体异代换系的选育、鉴定及细胞学分析 | 第65-68页 |
2. 簇毛麦端体6VS的显微切割及扩增 | 第68页 |
3. 显微切割文库的构建及其特点 | 第68-69页 |
4. 簇毛麦专化探针的筛选及其RFLP分析 | 第69-70页 |
5. 探针Phvmk22在检测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1中的应用 | 第70页 |
6. 簇毛麦专化探针的序列分析 | 第70页 |
三、 讨论 | 第70-85页 |
1. 构建的簇毛麦单端体6VS DNA显微切割文库的评价及其应用 | 第70-72页 |
2. 植物染色体显微切割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 第72-73页 |
3. 簇毛麦专化序列的研究现状 | 第73页 |
4. 重复序列的应用 | 第73-85页 |
第三章 簇毛麦端体6VS的抗病同源序列(RGA)克隆及分析 | 第85-96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86-88页 |
1. 材料 | 第86页 |
2. 方法 | 第86-88页 |
二、 结果和分析 | 第88-90页 |
1. 簇毛麦端体6VS的抗病同源序列的PCR扩增 | 第88页 |
2. 簇毛麦端体6VS的抗病同源序列的克隆及分子鉴定 | 第88页 |
3. 簇毛麦端体6VS的抗病同源序列的同源性比较 | 第88-90页 |
4. 簇毛麦端体6VS的抗病同源序列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连锁分析 | 第90页 |
三、 讨论 | 第90-96页 |
第四章 普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易位系cDNA文库的构建和抗病相关基因的克隆 | 第96-108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96-103页 |
1. 材料 | 第97页 |
2. 方法 | 第97-103页 |
二、 结果和分析 | 第103-106页 |
1. 构建的cDNA文库的特点及分析 | 第103页 |
2. 抗病相关基因的筛选 | 第103-106页 |
三、 讨论 | 第106-108页 |
1. 构建的cDNA文库的评价 | 第106页 |
2. cDNA文库构建的材料和克隆载体的选择 | 第106-107页 |
3. 阳性克隆的性质 | 第107-108页 |
第五章 利用差异显示技术克隆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 第108-117页 |
一、 材料和方法 | 第108-112页 |
二、 结果和分析 | 第112-116页 |
1. RNA提取 | 第112-113页 |
2. mRNA差异显示结果 | 第113页 |
3. Northern杂交分析 | 第113-115页 |
4. 差异cDNA片段序列分析 | 第115-116页 |
三、 讨论 | 第116-117页 |
全文结论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41页 |
附录1.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141-142页 |
附录2 登录在GenBank中的序列 | 第142-155页 |
附录3 Blast分析结果 | 第155-159页 |
致谢 | 第1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