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4-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一) 卫生技术评估的起源 | 第14页 |
(二) 卫生技术评估的发展和应用 | 第14-15页 |
(三) 卫生技术评估在中国的发展和挑战 | 第15-16页 |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16-17页 |
(一)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 总目标 | 第16页 |
2. 分目标 | 第16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7-2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7页 |
二、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 第17-21页 |
(一) 文献查阅 | 第17-18页 |
1. 文献检索 | 第17-18页 |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检索 | 第18页 |
3. 支架相关文献检索 | 第18页 |
4. 资料录入和数据分析 | 第18页 |
(二) 研究人员问卷 | 第18-19页 |
1. 调查对象 | 第18页 |
2. 调查方法 | 第18-19页 |
3. 调查内容 | 第19页 |
4. 资料录入和数据分析 | 第19页 |
(三) 研究机构问卷 | 第19-20页 |
1.调查对象 | 第19页 |
2. 调查方法 | 第19页 |
3. 调查内容 | 第19-20页 |
4. 资料录入和数据分析 | 第20页 |
(四) 专家咨询论证 | 第20-21页 |
1. 调查对象 | 第20页 |
2. 调查方法 | 第20-21页 |
3. 调查内容 | 第21页 |
4. 资料录入和数据分析 | 第21页 |
三、质量控制 | 第21-22页 |
(一) 问卷设计 | 第21页 |
(二) 预调查 | 第21页 |
(三) 数据录入 | 第21-22页 |
四、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第23-78页 |
一、文献研究 | 第23-26页 |
(一) Pubmed数据库中卫生技术评估的文献数量 | 第23页 |
(二) 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卫生技术评估的文献数量 | 第23-24页 |
(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卫生技术评估的数量 | 第24-26页 |
1. 医学科学部 | 第24页 |
2. 卫生管理与政策领域 | 第24-26页 |
二、案例研究 | 第26-29页 |
(一) 文献分析 | 第26页 |
1. 中英文文献总量趋势 | 第26页 |
2. 中英文系统综述类文献 | 第26页 |
3. 有关支架成本的中英文文献 | 第26页 |
(二) 中国有关支架的政策 | 第26-27页 |
1. 已出台的政策 | 第26-27页 |
2. 未出台的政策 | 第27页 |
(三)中国有关支架的文献和政策关联分析 | 第27-29页 |
三、研究人员定量描述研究 | 第29-39页 |
(一) 问卷回收情况 | 第29页 |
(二) 个人层面情况 | 第29-32页 |
1. 研究人员的基本情况 | 第29-31页 |
2. 研究人员对于知识转化的认知情况 | 第31-32页 |
(三) 研究人员所在机构的相关情况 | 第32-33页 |
(四) 研究需要的情况 | 第33-34页 |
1. 研究人员选题倾向性情况 | 第33-34页 |
2. 课题来源情况 | 第34页 |
(五) 研究的特点 | 第34-35页 |
(六) 研究的产出方式偏好 | 第35-36页 |
(七) 研究过程中的沟通交流情况 | 第36页 |
(八) 卫生技术评估转化程度 | 第36-37页 |
(九) 卫生技术评估应用的总体情况 | 第37页 |
(十) 卫生技术评估实际和理想的利用程度 | 第37-39页 |
四、研究机构定量研究分析 | 第39-45页 |
(一) 问卷回收情况 | 第39页 |
(二) 研究机构总体情况 | 第39-41页 |
(三) 研究机构承担课题情况 | 第41-42页 |
(四) 研究机构发表论文情况 | 第42-43页 |
(五) 研究机构递交报告、举办会议和承担继续教育项目情况 | 第43-45页 |
五、研究人员定性研究分析 | 第45-59页 |
(一) 定性访谈基本情况 | 第45-46页 |
(二) 研究问题提出环节 | 第46-47页 |
1. 研究者选择课题主要考虑兴趣和决策需要 | 第46页 |
2. 获得课题的渠道 | 第46-47页 |
(三) 研究过程环节 | 第47-48页 |
1. 与决策者沟通的方式和作用 | 第47-48页 |
2. 过度沟通可能影响研究结果 | 第48页 |
3. 希望从决策方获取现场支持和经费支持 | 第48页 |
(四) 产出环节 | 第48-50页 |
1. 多数研究者选用传统的传播形式 | 第48-49页 |
2. 语言转换在转化中非常重要 | 第49-50页 |
3. 研究质量仍有待提高 | 第50页 |
(五) 决策转化环节 | 第50-53页 |
1. 多数研究者不了解决策程序 | 第50-51页 |
2. 研究机构缺乏激励行为 | 第51页 |
3. 缺乏培训 | 第51页 |
4. 研究人员主动游说 | 第51-52页 |
5. 对决策者评价 | 第52页 |
6. 决策转化的连续性受限 | 第52页 |
7. 转化总体情况 | 第52-53页 |
8. 促进决策转化的建议 | 第53页 |
(六) 影响因素 | 第53-59页 |
1. 研究机构类型不同,各有所长 | 第53-55页 |
2. 经验决策仍广泛存在 | 第55页 |
3. 影响因素汇总 | 第55-59页 |
六、单因素分析 | 第59-74页 |
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74-78页 |
第四部分 讨论和政策建议 | 第78-84页 |
一、讨论和建议 | 第78-82页 |
(一) 中国卫生技术评估的总体情况 | 第78页 |
(二) 中国卫生技术评估决策转化影响因素汇总 | 第78-79页 |
(三) 研究人员和机构仍需要加强行动,以促进研究结果的决策转化 | 第79页 |
(四) 建立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必要的规范 | 第79页 |
(五) 完善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系统 | 第79-80页 |
(六) 研究人员须适当改善与决策人员之间的沟通 | 第80页 |
(七) 研究质量仍需提高 | 第80页 |
(八) 研究者要将学术语言进行转化,从而促进决策转化 | 第80-81页 |
(九) 建立传播机制,进一步推广卫生技术评估 | 第81-82页 |
(十) 要加强研究人员对决策程序的了解 | 第82页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82-84页 |
综述:卫生技术评估研究和决策转化现状 | 第84-94页 |
一、卫生技术评估的总体发展状况 | 第84-85页 |
二、中国卫生技术评估现状 | 第85-88页 |
(一) 中国目前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的现状 | 第85-86页 |
(二) 中国卫生技术管理体制分散对卫生技术的使用造成影响 | 第86页 |
(三) HTA有发展潜力,但决策者对HTA的认知不足 | 第86-88页 |
三、世界各国卫生技术评估现状 | 第88-92页 |
(一) HTA在美国的应用 | 第88页 |
(二) HTA在英国的应用 | 第88-89页 |
(三) HTA在加拿大的应用 | 第89-90页 |
(四) HTA在澳大利亚的应用 | 第90-92页 |
四、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 第92-94页 |
(一) 背景因素 | 第92页 |
(二) 研究方因素 | 第92-93页 |
(三) 其他因素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