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绪论 | 第14-19页 |
0.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4-16页 |
0.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0.2 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0.3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0.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0.4.1 可能有的创新之处 | 第18页 |
0.4.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1 研究综述 | 第19-24页 |
1.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1.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1.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23-24页 |
2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的政府作用理论分析 | 第24-31页 |
2.1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政府作用要求 | 第24页 |
2.2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政府作用界定 | 第24-25页 |
2.3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政府作用途径 | 第25-31页 |
2.3.1 通过完善宏观调控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 第26-28页 |
2.3.2 通过加强市场监管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 第28-29页 |
2.3.3 通过强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 第29-31页 |
3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政府作用的现状与问题 | 第31-50页 |
3.1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现状 | 第31-36页 |
3.1.1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现状分析 | 第31-34页 |
3.1.2 与其他国家地区的比较 | 第34-36页 |
3.2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特点和难点 | 第36-38页 |
3.3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政府作用的现状 | 第38-40页 |
3.4 我国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政府作用的问题分析 | 第40-48页 |
3.4.1 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尚不完善 | 第40-44页 |
3.4.2 市场监管缺位分析 | 第44-47页 |
3.4.3 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提供亟需改善 | 第47-48页 |
3.5 成因分析 | 第48-50页 |
4 政府促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 第50-55页 |
4.1 新加坡经验 | 第50-52页 |
4.2 韩国经验 | 第52-53页 |
4.3 德国鲁尔区经验 | 第53-54页 |
4.4 经验与启示总结 | 第54-55页 |
5 完善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政府作用的对策 | 第55-63页 |
5.1 完善宏观调控 | 第55-57页 |
5.1.1 适当减少民营企业的税赋,规范收费政策 | 第55-56页 |
5.1.2 建立并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 第56页 |
5.1.3 适当降低对外贸易费用,促进企业对外贸易 | 第56-57页 |
5.2 完善市场监管 | 第57-60页 |
5.2.1 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准入机制 | 第57-58页 |
5.2.2 规范市场行为监管 | 第58页 |
5.2.3 推动市场监管体制创新 | 第58-59页 |
5.2.4 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 第59-60页 |
5.3 强化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提供力度 | 第60-63页 |
5.3.1 健全信息服务平台 | 第60页 |
5.3.2 加大民营企业的培训力度和强化服务意识 | 第60-61页 |
5.3.3 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 | 第61-63页 |
结语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