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的工资替代率模型及其敏感性分析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 引言 | 第6-10页 |
(一)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6-7页 |
(二)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7页 |
(三) 文献综述 | 第7-10页 |
1. 企业年金替代率的适度水平 | 第7-8页 |
2. 对企业年金的测算 | 第8-10页 |
二 企业年金的相关理论 | 第10-13页 |
(一) 企业年金的含义 | 第10页 |
(二) 企业年金的功能 | 第10-11页 |
1. 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 第10页 |
2.参与金融活动,保值增值 | 第10-11页 |
(三) 企业年金的发展情况 | 第11-13页 |
1. 国外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 | 第11页 |
2.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历程 | 第11页 |
3. 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状况 | 第11-13页 |
三 企业年金的替代率 | 第13-17页 |
(一) 替代率释义 | 第13-14页 |
1. 替代率的含义 | 第13页 |
2. 替代率的分类 | 第13-14页 |
(二) 替代率的适度水平 | 第14-17页 |
1. 替代率的适度水平的含义及其意义 | 第14-15页 |
2. 确定替代率的适度水平的依据 | 第15-16页 |
3. 确定替代率适度水平的方法 | 第16-17页 |
四 企业年金的工资替代率模型 | 第17-32页 |
(一) 模型的建立 | 第17-28页 |
1. 基本假定 | 第17-18页 |
2. 模型中变量的符号定义 | 第18页 |
3. 企业年金替代率影响因素分解 | 第18-19页 |
4. 企业年金替代率的计算 | 第19-20页 |
5. 关键变量的假设与估计 | 第20-27页 |
6. 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27-28页 |
(二) 模型变量的敏感性分析 | 第28-32页 |
五 模型的启示 | 第32-35页 |
(一) 性别差异 | 第32页 |
(二) “中人”难题 | 第32-33页 |
(三) 以税收优惠促缴费率 | 第33-34页 |
(四) 切实提高企业年金投资收益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