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本文选题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11-14页 |
1.3.1 国内相关硕博士论文、期刊、书籍 | 第11-13页 |
1.3.1.1 对本论文有借鉴的国内相关硕博士论文 | 第11-12页 |
1.3.1.2 对本论文有借鉴的国内相关期刊论文 | 第12页 |
1.3.1.3 对本论文有借鉴的国内相关书籍 | 第12-13页 |
1.3.2 对本论文有借鉴的国外相关资料 | 第13页 |
1.3.3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理论背景 | 第14-18页 |
2.1 音乐APP概述 | 第14-16页 |
2.1.1 APP STORE概述 | 第14页 |
2.1.2 音乐APP分类 | 第14-16页 |
2.2 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概述 | 第16页 |
2.3 音乐创作平台概述 | 第16-18页 |
第三章 音乐APP和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在音乐创作上区别 | 第18-46页 |
3.1 人性化创作方面 | 第18-20页 |
3.1.1 音色人性化方面 | 第18页 |
3.1.2 演奏状态人性化方面 | 第18-20页 |
3.1.3 虚拟声场人性化方面 | 第20页 |
3.1.4 输入方式人性化方面 | 第20页 |
3.1.5 音乐APP和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在人性化创作方面的区别小结 | 第20页 |
3.2 音色方面 | 第20-32页 |
3.2.1 音乐APP的音色——虚拟乐器类APP | 第21-30页 |
3.2.2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音色——插件软音源 | 第30-32页 |
3.2.3 音乐APP和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的音色方面区别小结 | 第32页 |
3.3 效果器方面 | 第32-36页 |
3.3.1 音乐APP的效果器——效果器类APP | 第32-35页 |
3.3.2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效果器——插件效果器 | 第35页 |
3.3.3 音乐APP和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的效果器方面区别小结 | 第35-36页 |
3.4 远程协作方面 | 第36-37页 |
3.4.1 音乐APP的远程协作功能 | 第36页 |
3.4.2 数字音频工作站的远程协作功能 | 第36-37页 |
3.4.3 音乐APP和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远程协作方面区别小结 | 第37页 |
3.5 创作方式方面 | 第37-46页 |
3.5.1 音乐APP的创作方式——多个音乐APP协同创作 | 第38-45页 |
3.5.1.1 音乐App协同基础 | 第38-41页 |
3.5.1.2 音乐App协同工作实际应用 | 第41-45页 |
3.5.2 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的创作方式——宿主软件配合插件的创作 | 第45页 |
3.5.3 音乐APP和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的创作方式方面的区别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音乐APP和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在音乐创作上的联系 | 第46-60页 |
4.1 控制方面 | 第46-52页 |
4.2 无缝对接方面 | 第52-56页 |
4.3 辅助作曲方面 | 第56-60页 |
第五章 音乐APP和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在音乐创作上的优势和局限性 | 第60-63页 |
5.1 音乐APP在音乐创作上的优势和局限性 | 第60-61页 |
5.2 数字音频工作站软件在音乐创作上的优势和局限性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