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富锂正极材料Li1.2Ni0.2Mn0.6O2的制备及微结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3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第10-11页
    1.3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简介第11-14页
    1.4 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1.5 富锂层状正极材料的合成方法第19-21页
    1.6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药品、仪器及原理第23-29页
    2.1 实验所用药品及规格第23页
    2.2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第23-24页
    2.3 材料的物理性能测试第24-27页
        2.3.1 热重分析第24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4-25页
        2.3.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镜(FESEM)第25页
        2.3.4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第25-26页
        2.3.5 磁性测试第26-27页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7-29页
        2.4.1 电极的制备及组装第27页
        2.4.2 恒流充放电测试第27页
        2.4.3 交流阻抗谱测试第27-29页
第三章 富锂正极材料Li_(1.2)Ni_(0.2)Mn_(0.6)O_2的合成条件优化第29-42页
    3.1 前驱体的合成及表征第29-31页
        3.1.1 前驱体的合成第29页
        3.1.2 前驱体的表征第29-31页
    3.2 搅拌时间对碳酸盐前驱体的影响第31-33页
    3.3 高温烧结对材料形貌、结构的影响第33-40页
        3.3.1 烧结温度第33-34页
        3.3.3 烧结时间第34-36页
        3.3.3 锂源的选择第36-37页
        3.3.4 烧结步骤对材料的影响第37-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Li_(1.2)Ni_(0.2)Mn_(0.6)O_2材料充放电过程中机理的研究第42-48页
    4.1 XRD分析第42-43页
    4.2 TEM & SAED分析第43-45页
    4.3 EELS分析第45-46页
    4.4 相转变的原因分析第46页
    4.5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五章 Li_(1.2)Ni_(0.2)Mn_(0.6)O_2的Li~+/Ni~(2+)混排度的调节及电化学性能优化第48-63页
    5.1 材料的合成及表征第48-54页
        5.1.1 材料的合成第48页
        5.1.2 材料的形貌第48-50页
        5.1.3 材料的晶体结构第50-51页
        5.1.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第51-54页
    5.2 材料的微结构分析第54-61页
        5.2.1 Rietveld精修第54-55页
        5.2.2 磁性研究第55-58页
        5.2.3 电镜微结构研究第58-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波束扫描的圆阵干涉仪测向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GaAs工艺的2W宽带功率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