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水平与盈余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章 理论综述 | 第11-21页 |
2.1 内部审计发展 | 第11-14页 |
2.1.1 国外内部审计发展历程 | 第11-12页 |
2.1.2 中国内部审计30年来发展 | 第12-14页 |
2.2 内部审计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4-15页 |
2.2.2 受托责任理论 | 第15-16页 |
2.3 内部审计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3.1 国外研究 | 第16页 |
2.3.2 国内研究 | 第16-17页 |
2.4 盈余管理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2.4.1 国外研究 | 第17-18页 |
2.4.2 国内研究 | 第18-19页 |
2.5 内部审计与盈余管理关系研究 | 第19-2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取 | 第21-26页 |
3.1 研究假设 | 第21-22页 |
3.2 变量选取 | 第22-24页 |
3.2.1 内部审计水平 | 第22-23页 |
3.2.2 盈余管理 | 第23-24页 |
3.3 控制变量 | 第24-2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内部审计水平与盈余管理的实证分析 | 第26-34页 |
4.1 研究样本 | 第26-27页 |
4.2 数据来源 | 第27-28页 |
4.3 描述性统计 | 第28-29页 |
4.4 相关性分析 | 第29-31页 |
4.5 回归分析 | 第31-3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 第34-40页 |
5.1 讨论 | 第34-36页 |
5.1.1 内部审计制度与盈余管理 | 第34页 |
5.1.2 内部审计客观性与盈余管理 | 第34-35页 |
5.1.3 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与盈余管理 | 第35-36页 |
5.1.4 内部审计部门工作执行力与盈余管理 | 第36页 |
5.2 建议 | 第36-37页 |
5.3 研究局限 | 第37-38页 |
5.4 结论 | 第38-3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