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黑河、梨园河河流阶地对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15-17页 |
1.5.1 野外工作 | 第15页 |
1.5.2 室内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区域地理与地质概况 | 第17-28页 |
2.1 区域地理概况 | 第17-18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8-28页 |
2.2.1 区域第四纪地层概况 | 第18-19页 |
2.2.2 区域地质构造 | 第19-23页 |
2.2.3 区域构造演化史 | 第23-28页 |
第3章 河流阶地发育与沉积物特征分析 | 第28-41页 |
3.1 河流阶地的分布特征 | 第28-29页 |
3.2 河流阶地的沉积物发育特征 | 第29-40页 |
3.2.1 黑河阶地沉积物特征 | 第29-36页 |
3.2.2 梨园阶地沉积物特征 | 第36-40页 |
3.3 沉积物发育情况分析 | 第40-41页 |
第4章 河流阶地横剖面及微地貌特征 | 第41-51页 |
4.1 黑河河流地貌特征 | 第41-45页 |
4.2 梨园河河流地貌特征 | 第45-49页 |
4.3 总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河流阶地年代学研究 | 第51-56页 |
5.1 光释光测年原理 | 第51页 |
5.2 野外样品采集方法 | 第51-52页 |
5.3 光释光测年结果 | 第52-54页 |
5.4 黑河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54-56页 |
第6章 河流阶地纵剖面研究 | 第56-65页 |
6.1 黑河、梨园河阶地高程分析 | 第56-57页 |
6.2 河流阶地隆升速率 | 第57-59页 |
6.3 河流阶地阶地位相图特征 | 第59-60页 |
6.4 河流阶地与微地貌研究 | 第60-64页 |
6.4.1 黑河口微地貌测量 | 第60-62页 |
6.4.2 断层陡坎位移及活动速率 | 第62-64页 |
6.5 研究区新构造运动演化阶段划分 | 第64-6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65-67页 |
7.1 结论 | 第65-66页 |
7.2 存在的问题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