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31页 |
1.1 马铃薯晚疫病 | 第11-14页 |
1.2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分子机理 | 第14-16页 |
1.2.1 垂直抗性 | 第14-15页 |
1.2.2 水平抗性 | 第15-16页 |
1.3 植物与病原菌互作 | 第16-18页 |
1.4 马铃薯抗病相关信号传导途径 | 第18-25页 |
1.4.1 SA信号分子 | 第19-20页 |
1.4.2 JA信号分子 | 第20-21页 |
1.4.3 ET信号分子 | 第21-23页 |
1.4.4 ROS信号分子 | 第23-25页 |
1.5 脂氧合酶 | 第25-28页 |
1.5.1 脂氧合酶分子特性 | 第26-27页 |
1.5.2 脂氧合酶基因家族 | 第27-28页 |
1.5.3 脂氧合酶与逆境胁迫 | 第28页 |
1.6 阴离子过氧化物酶 | 第28-30页 |
1.6.1 过氧化物酶的分类及特性 | 第28-29页 |
1.6.2 过氧化物酶的功能 | 第29-30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1-43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1-32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31页 |
2.1.2 晚疫病原菌 | 第31-32页 |
2.1.3 载体 | 第32页 |
2.1.4 试剂 | 第3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2-43页 |
2.2.1 马铃薯StLOX和StPOPA基因的克隆 | 第32-33页 |
2.2.2 干涉和超量载体的构建 | 第33-35页 |
2.2.3 马铃薯的遗传转化 | 第35页 |
2.2.4 转基因株系小量法抽提DNA及PCR检测 | 第35-36页 |
2.2.5 转基因株系小量法抽提RNA | 第36页 |
2.2.6 RNA的纯化及反转录 | 第36-37页 |
2.2.7 Real time-PCR检测转基因株系中目的基因的表达量 | 第37-38页 |
2.2.8 转基因株系晚疫病原菌的接种 | 第38页 |
2.2.9 植物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 第38页 |
2.2.10 透射电镜样品的制备 | 第38-39页 |
2.2.11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胼胝质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 | 第39页 |
2.2.12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病原菌菌丝生长量 | 第39-40页 |
2.2.13 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处理 | 第40页 |
2.2.14 StLOX与StPOPA在马铃薯中不同组织器官内的表达 | 第40页 |
2.2.15 基因细胞定位 | 第40-4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3-73页 |
3.1 StLOX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第43-56页 |
3.1.1 StLOX基因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43页 |
3.1.2 StLOX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43-45页 |
3.1.3 StLOX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45-48页 |
3.1.4 StLOX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的获得与分子检测 | 第48-50页 |
3.1.5 StLOX转基因马铃薯植株晚疫病抗性鉴定 | 第50-53页 |
3.1.6 StLOX基因的抗性机理 | 第53-56页 |
3.2 StPOPA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第56-73页 |
3.2.1 StPOPA基因全长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56-58页 |
3.2.2 StPOPA基因的亚细胞定位 | 第58-59页 |
3.2.3 StPOPA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59-62页 |
3.2.4 StPOPA转基因马铃薯植株的获得与分子检测 | 第62-64页 |
3.2.5 StPOPA转基因马铃薯植株晚疫病抗性鉴定 | 第64-67页 |
3.2.6 StPOPA基因的抗性机理 | 第67-73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73-79页 |
4.1 StLOX在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 第73-75页 |
4.2 StPOPA在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 第75-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