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双丝焊的优点和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11-17页 |
·双丝焊的优点 | 第11-13页 |
·国内双丝MIG焊的技术现状 | 第13-14页 |
·国外双丝MIG焊的技术现状 | 第14-17页 |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双丝脉冲MIG焊机理及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18-26页 |
·双丝脉冲MIG焊机理 | 第18-20页 |
·单丝脉冲MIG焊的熔滴过渡方式和电弧形态 | 第18-19页 |
·双丝焊熔池的特点 | 第19-20页 |
·双丝高速脉冲MIG焊装备总体方案 | 第20-21页 |
·双丝弧焊电源及其控制系统方案的完善 | 第21-24页 |
·逆变主电路的拓扑选择 | 第21-22页 |
·弧焊电源外特性的选择 | 第22页 |
·双丝脉冲时序关系的选择 | 第22-24页 |
·双丝焊炬及冷却系统的选择 | 第24页 |
·双丝焊炬 | 第24页 |
·冷却系统 | 第24页 |
·人机交互系统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DSP的双丝电源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6-39页 |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 | 第26-27页 |
·DSP控制系统构成 | 第27-37页 |
·控制芯片DSP的选择 | 第27-28页 |
·DSP最小系统 | 第28-31页 |
·电流电压反馈电路 | 第31-32页 |
·两路送丝电路设计 | 第32-33页 |
·DA滤波电路设计 | 第33-34页 |
·SCI通信电路设计 | 第34-35页 |
·硬件保护电路设计 | 第35-37页 |
·硬件抗干扰措施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双丝电源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和调试 | 第39-65页 |
·DSP开发环境介绍 | 第39-42页 |
·控制软件总体设计 | 第42页 |
·功能模块子程序设计 | 第42-52页 |
·A/D采样程序设计 | 第43-46页 |
·PWM模块设计 | 第46-49页 |
·SCI模块及通信协议设计 | 第49-52页 |
·外特性的选择和控制算法设计 | 第52-59页 |
·焊接电源外特性的选择 | 第52-53页 |
·PI算法在DSP上的实现 | 第53-54页 |
·数字PI控制算法的参数整定 | 第54-59页 |
·双丝脉冲MIG焊接流程图 | 第59-63页 |
·单丝弧焊程序流程图 | 第59-62页 |
·双丝弧焊程序流程图 | 第62-63页 |
·软件抗干扰措施 | 第63页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五章 双丝电源性能测试及工艺试验 | 第65-85页 |
·双丝焊接电源试验平台 | 第65-66页 |
·双丝电源系统调试试验 | 第66-73页 |
·双丝电源硬件电路测试 | 第67页 |
·IGBT驱动波形测试 | 第67-68页 |
·PWM与D/A输出转换试验 | 第68-69页 |
·双丝电源静态特性测试 | 第69-71页 |
·双丝电源动态特性测试 | 第71-73页 |
·单丝焊工艺试验 | 第73-74页 |
·单丝脉冲焊钢试验 | 第73-74页 |
·双丝焊工艺试验 | 第74-84页 |
·双丝脉冲MIG焊钢相位对比试验 | 第75-79页 |
·前后丝不同平均电流大小的双丝脉冲MIG反相焊钢试验 | 第79-80页 |
·不同电流大小的双丝脉冲MIG反相焊钢试验 | 第80-84页 |
·试验结论 | 第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85-86页 |
一、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85页 |
二、进一步工作设想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附表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