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20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20页 |
1.3.1 树芽类山野菜研究的基本现状 | 第12-13页 |
1.3.2 树芽类山野菜的东北分布 | 第13页 |
1.3.3 树芽类山野菜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页 |
1.3.4 快速繁殖的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0-24页 |
2.2.1 不同温度层积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子中种胚后熟的影响 | 第20-21页 |
2.2.2 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3 不同激素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效果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4 不同扦插基质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效果的影响 | 第23页 |
2.2.5 不同基质温度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效果的影响 | 第23-24页 |
2.2.6 技术路线 | 第24页 |
2.3 指标测定方法及数据处理 | 第24-26页 |
2.3.1 指标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2.3.2 数据处理 | 第25-2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6-92页 |
3.1 不同温度层积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胚后熟的影响 | 第26-39页 |
3.1.1 不同温度层积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胚占有率、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 第26-28页 |
3.1.2 不同温度层积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胚后熟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28-31页 |
3.1.3 不同温度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胚后熟过程中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 | 第31-36页 |
3.1.4 不同温度处理对种胚后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36-39页 |
3.2 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 第39-57页 |
3.2.1 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39-42页 |
3.2.2 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子萌发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42-47页 |
3.2.3 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子萌发过程中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47-53页 |
3.2.4 不同外源物质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 第53-57页 |
3.3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效果的影响 | 第57-70页 |
3.3.1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成活率、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57-60页 |
3.3.2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枝条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60-63页 |
3.3.3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枝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66页 |
3.3.4 不同外源激素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枝条的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66-70页 |
3.4 不同扦插基质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效果的影响 | 第70-80页 |
3.4.1 不同扦插基质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成活率、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70-72页 |
3.4.2 不同扦插基质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枝条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72-75页 |
3.4.3 不同扦插基质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75-78页 |
3.4.4 不同扦插基质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78-80页 |
3.5 不同地温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效果的影响 | 第80-92页 |
3.5.1 不同地温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成活率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 第80-82页 |
3.5.2 不同地温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枝条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82-85页 |
3.5.3 不同地温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枝条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85-88页 |
3.5.4 不同地温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枝条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 第88-92页 |
4 讨论 | 第92-95页 |
4.1 关于不同温度层积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胚后熟的探讨 | 第92-93页 |
4.2 关于不同外源处理对树芽类山野菜种子萌发的探讨 | 第93页 |
4.3 关于不同方式对树芽类山野菜扦插效果的探讨 | 第93-95页 |
5 结论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