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哈尔滨高职院校调查为依据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8-16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第9-14页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第一章 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基本理论阐释 | 第16-24页 |
第一节 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特征 | 第16-19页 |
一、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 第16-18页 |
二、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 | 第18-19页 |
三、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与普通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关系 | 第19页 |
第二节 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一、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 第19-20页 |
二、热爱学生,教学相长 | 第20页 |
三、严谨治学,博学多才 | 第20-21页 |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 第21页 |
第三节 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 | 第21-23页 |
一、提升职业胜任能力 | 第21-22页 |
二、强化道德示范功效 | 第22-23页 |
三、促进社会环境进步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二章 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呈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0页 |
第一节 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呈现的问题 | 第24-25页 |
一、职业懈怠情绪滋生蔓延 | 第24页 |
二、学术不端现象时有发生 | 第24-25页 |
三、重教书而轻育人 | 第25页 |
第二节 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呈现不良问题的原因 | 第25-28页 |
一、客观因素影响 | 第25-26页 |
二、高职教师职业道德的欠缺 | 第26-27页 |
三、缺乏规范的高职教师职业道德标准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哈尔滨市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道德现状调查 | 第30-38页 |
第一节 调查方法及对象 | 第30-32页 |
一、调查方法 | 第30-31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 | 第32-36页 |
一、高职教师职业态度调查结果 | 第32-33页 |
二、高职教师职业责任调查结果 | 第33-34页 |
三、高职教师职业纪律调查结果 | 第34-36页 |
四、高职教师职业荣誉调查结果 | 第36页 |
第三节 效果分析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对策 | 第38-46页 |
第一节 客观认识我国高职教师职业道德 | 第38-39页 |
一、高职教师职业道德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 第38页 |
二、根据我国国情规范高职教师职业道德 | 第38-39页 |
三、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核心内容 | 第39页 |
第二节 增强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自觉性 | 第39-41页 |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39-40页 |
二、树立社会道德表率 | 第40-41页 |
第三节 激发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积极性 | 第41-43页 |
一、增强高职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标准 | 第41-42页 |
二、强化高职教师职称评定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 第42-43页 |
三、规范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奖惩机制 | 第43页 |
第四节 传承和创新高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 第43-45页 |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新途径 | 第43-44页 |
二、坚持自我完善的新方法 | 第44页 |
三、坚持自律自觉的新手段 | 第44-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结束语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56页 |
哈尔滨市高职教师职业道德调查问卷(教师版) | 第48-52页 |
哈尔滨市高职教师职业道德调查问卷(学生版)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