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纳米金属材料 | 第10-11页 |
1.2 双金属纳米晶可控合成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1.2.1 双金属纳米晶合成方法 | 第11-12页 |
1.2.2 双金属纳米晶可控合成影响因素 | 第12-17页 |
1.2.3 过渡金属合金纳米晶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1.3 双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形状和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 | 第18-19页 |
1.4 VOCs的概述 | 第19-21页 |
1.4.1 VOCs的来源及危害 | 第19-20页 |
1.4.2 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方法 | 第20-21页 |
1.5 催化燃烧法概述 | 第21-24页 |
1.5.1 催化燃烧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21页 |
1.5.2 催化剂 | 第21-24页 |
1.6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1.6.1 研究思路 | 第24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Cu-Ni纳米晶的可控合成 | 第26-41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6-29页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第26-27页 |
2.2.2 材料的制备 | 第27-29页 |
2.2.3 材料表征 | 第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0页 |
2.3.1 PVP浓度的影响 | 第29-31页 |
2.3.2 温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2.3.3 Cu-Ni纳米晶的物相结构及形貌分析 | 第32-36页 |
2.3.4 Cu-Ni纳米晶形貌的形成机理 | 第36-39页 |
2.3.5 纳米晶的红外谱图 | 第39-40页 |
2.4 总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Cu-Ni纳米晶对邻二甲苯催化氧化性能研究 | 第41-59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5页 |
3.2.1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 第41-42页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43页 |
3.2.3 催化剂的表征及活性评价 | 第43-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7页 |
3.3.1 活性相含量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45-50页 |
3.3.2 负载方法和载体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50-54页 |
3.3.3 Cu、Ni组成的影响 | 第54-56页 |
3.3.4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第56-57页 |
3.4 结论 | 第57-59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1页 |